贴上“商标标识”后,让假药身价立涨百倍。如此暴利,让任某军等三对夫妻不惜铤而走险,在位于河南郑州住地,采取家庭作业方式制作假药,并通过网络、熟人,将其生产的各种假药销往全国各地。
接到报案后,宜春警方先后4次奔赴郑州展开调查,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查取证,逐渐掌握了该团伙的活动规律和犯罪证据,将制售假药团伙捣毁,现场缴获案值数百万元的假药。近日,宜春警方向本报通报了这起特大制售假药案的详情。
网上购药发觉成分不对报案
家住宜春的张某,常年做药品销售的生意。去年7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网站上看到某种药品的销售信息。在与对方取得联系,支付一定费用后,张某拿到了对方寄过来的样品。经检验,确定药品没有问题后,他花了3000余元在该网站购买了多种药品。因为他本身就是从事医药方面工作,药拿到手后,他就发觉药物外包装虽然与正规药品一致,但药品成分有些不对劲,于是向警方报案。
宜春警方拿着张某在网上购买的药品,来到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经检验,证实了张某所购的药为假药。
该案引起了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经侦大队的高度重视。很快,办案民警通过寄给张某的货单号等信息,发现这个制售假药的犯罪窝点在河南郑州,宜春警方当即和郑州警方取得了联系。
几天后,办案民警赶赴郑州展开调查,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民警发现造假窝点藏身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的两个高档小区内。
袁州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何佳虹告诉新法制报记者:“我们先后4次赶赴郑州进行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任某军、刘某军、高某娜、陆某晶等6人,分别住在这两个小区,采取家庭作业方式制作假药,通过网络、熟人贩卖。”
三对夫妻造假现场查获800万元假药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查取证,宜春警方逐渐掌握了该团伙的活动规律和犯罪证据,并决定及时收网。今年1月27日,办案民警在两个小区将犯罪嫌疑人任某军等6人抓获归案,而任某军、陆某晶,吴某和、任某萍,刘某军、高某娜分别是三对夫妻。
在当天的抓捕行动中,宜春警方还在犯罪嫌疑人家中当场缴获大量假药及半成品,大部分为假冒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药品,种类繁多,价格昂贵。其中假冒的希罗达卡培他滨片、金水宝胶囊、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最多,每种都有三四十箱。同时,警方还查获了一批制假工具,如打印时间的自动打码机和热打码机、给药片盒裁边的手压塑料封接机、给口服液封口的风冷型连续式感应封口机等。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放在家里和楼下仓库里的所有工具、药品总共价值近700万元,这些药品包装好出售能卖800多万元。
“这些药品效果好,像金水宝就是我们宜春生产的,口碑一直很好,但价格比较高,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制作低成本假药,在网上卖的比药店便宜很多,销路很好。”办案民警何佳虹告诉记者,“如果患者服用了这些假药,轻则阻碍治疗,重则致死,假药的危害十分严重。”
包装以假乱真通过网络销往全国
1月28日,办案民警将6名犯罪嫌疑人和大量假药、制假工具一同押送回宜春。
据犯罪嫌疑人刘某军交代,他和吴某和等6人都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人,长期住在河南郑州,表面上是从事高价收药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家里生产假药。
他们制作假药的原材料来自浙江温州和绍兴两地,包装盒则是从网上专门的上线处购买,自己在家里包装好便拿去出售了。由于假药的商标、说明书、包装盒等和真药几乎一模一样,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
这些药品贴上假的商标标识后,身价立涨百倍。如此暴利,让这3对夫妻不惜铤而走险,在制假贩假的犯罪之路上越走越远。
经查,2011年以来,嫌犯任某从网上购置大量生产假药的原材料及生产工具,在租住地进行加工、制作假药,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其中有两单发往宜春市袁州区。
2012年下半年,该团伙在郑州购置生产、制作假药工具,从浙江绍兴“潘姐”手里购进大量假的金水宝胶囊,又从温州“汤总”手里购进大量用于制作金水宝的包装盒、说明书、包装袋、商标等,然后由刘某在租住地加工制作金水宝,分别销往全国各地。
经国家药监部门和药品生产厂家鉴定,该团伙生产销售的药品均为假药,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宜春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为了避免买到假药危害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到正规的药店购买药品,提高警惕,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