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里还专门设立了“食品包装安全控制及再生利用”分论坛,这是因为去年以来,食品包装的问题成为了焦点。有人炒作,有人解释,沸沸扬扬。有关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专业委员会李沛生名誉主任这样诠释:“食品就像一个就要出嫁的新娘,食品包装就是新娘美丽合身、安全的嫁衣”。
上海“3分钱工程”为治理白色污染探索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一些人给一次性发泡盒很多不实之词。现在21号令虽然颁布了,但是很多老百姓还是很难理解。最典型的就是有人说,一次性发泡盒受热65℃的时候,会产生二恶英的致癌物,使用时会释放出毒。其实,产生二恶英的条件要有三个:苯环存在、有溴和氯的原子存在和必须在270℃到400℃之间产生化学变化。三者不可缺一才可产生二恶英,导致人体致癌。
李沛生强调,应该说明的就是一次性发泡餐盒不是造成污染,因为聚苯乙烯原料是无毒无害的。真正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随意丢弃废弃物的不良习惯和各级政府管理不善造成的,不是产品本身造成的。
他说,12年前上海市实行了“3分钱工程”,效果很好。他们在颁布这个文件前,经过了一年半的调查。其措施就是对于一次性餐具,采用谁生产则按照国际上治理环境的原则交3分钱,然后分给捡餐盒的人,5厘钱给运输和回收的企业,12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为全球治理白色污染和商品包装实施循环经济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黄瓜使用保鲜膜后,保鲜从3天延长到14天
食品用塑料包装是否安全,近年来也是百姓关心的一个话题。对此,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唐赛珍高级工程师说,塑料包装材料在确保食品包装安全性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她解释说,当前用于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主要成分是以碳氢的材料为主,只要按标准严控添加剂使用量,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但如果加工监管不严,不按标准做,以次充好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有毒的物质,对食品安全性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和警惕。
生活中危害食品卫生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食品处于销售环节中,由于缺乏性能较佳的包装材料、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导致霉变腐烂是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根据报道,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此损失的食品超过总产量的50%,我国每年也约有30%的粮食果蔬在销售过程中,由于腐烂变质而白白浪费掉。上世纪90年代,由于塑料具有轻、透明性高、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卫生安全性,因此迅速进入了包装领域,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在食品包装市场的总消费量中,塑料包装用量已超过了传统包装材料纸、金属等用量的总和,已经超过了50%以上。
其中,随着塑料包装的发展,功能性包装速度也得到了应用。比如糕点食品保鲜包装等,大大减少了由于霉变、腐烂、变质等而导致的损失和浪费,同时在保质期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实践证明,黄瓜使用保鲜膜之后,可以从3天延长到14天。月饼的包装,过去主要是加入保准允许的最大极限值的防腐剂,保质期也仅仅是一个星期左右,而采用了高透明性的薄膜,月饼的保质期提高到了2个月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半年。
现代化的商品流通及销售方式,如冷藏、物流,超市都离不开塑料包装材料,这样可以保护食品,提高了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减少了浪费与损失,它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并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包装材料在法律上有很多要求,食品安全更需行业自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王竹天教授介绍说,食品安全评估方面,在包装上面异常复杂。膳食过程中是绝对不会吃它的,但人们却如此的感兴趣和重视。因为会通过介质把停留在包装材料上的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去,这种迁移又受时间、温度、包装材料介质的影响,对整个食品的影响很大,是整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里最复杂的一类,也是最花工夫的一类。
我国从法规层面上,把包材叫做包装材料,在欧美一些国家基本都是叫食品接触材料,它更符合包装材料属性的要求。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法里面,对于国家标准基本上是20条里面规定了8条,是食品相关产品,是这样描述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或者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食品包装材料国家在法律上面还有很多要求。通过法律体系可以梳理出两条线,一部分以食品安全标准来体现,一部分以部门规章来体现。此外,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卫生计生委也以公告的形式来发布对某一种产品的许可。
从事包装材料安全标准研究的问题,不管是欧盟、美国、日本,是我们在食品标准里面体系的一个标杆,而且这三者对于包材的一些管理情况又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在我国如何做好我们自己的包材标准体系,需要认真地研究。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女士强调,食品安全更需要行业自律。在2008年,包装饮用水就出台了一个全行业的自律公约,包括品质控制、市场环境和水源地保护。监管不严和不正确、不科学使用是造成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塑料包装材料材质本身无关。这些问题对其他材质的包装材料而言,也同样出现,类似以上案例还有很多。如何让公众理解与认识到塑料的科学,让公众用好塑料,让塑料包装真正成为公众心目中保障食品安全与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