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印机可以打出一个杯子、一台发动机,甚至一辆汽车?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当前炙手可热的3D打印技术。今年以来,3D打印技术在国内掀起热潮,3D打印机亮相各大展会,3D打印概念股票价格猛涨。在堪称“魔幻”的技术特性背后,3D打印到底能给我国制造业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当电影照进现实
普通人对3D打印最直观的印象,来自今年的贺岁片《十二生肖》。电影里,成龙扮演的国际大盗用扫描手套获取了兽首模型的三维数据,传输到远程电脑上,与电脑连接的打印机很快就打出一个个与原型一致的复制品。
从电影里可以看出,3D打印有别于传统制造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等“减材工艺”。它是一种“增材制造”,即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以粉末为原料,通过逐层堆积来构造物体。
由于3D打印不需要事先开发模具,也不会浪费材料,并且制造过程比较省时,因此,它也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
3D打印虽然神奇,但这项技术其实并不新。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诞生了3D打印。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开始研究这项技术。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3D打印一直默默无闻。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是国内最早研究3D打印的学者之一。他回忆,当年在山东推广3D打印技术时,自己被认为是“骗子”“大忽悠”。
与当年的落寞相比,3D打印现在可谓红得发紫。国内3D打印技术领军人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今年5月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时曾感慨,3D打印走红的速度令人始料未及。
3D打印为什么这样红?时代背景很重要。近年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强调3D打印的重要性,把它和机器人、人工智能并列为美国制造的关键技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3D打印等数字化生产模式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说,3D打印的一大特点是“所想即所得”,只要能在电脑里设计出三维模型,3D打印机就能帮你变成现实,“这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帮助我国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产业化路途尚远
3D打印有这么多技术优点,让不少人惊呼它将“颠覆传统制造业”。国内不少企业也摩拳擦掌,欲从中分得一块蛋糕。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灵敏。早在去年年末,3D打印概念股中航重机和南风股份就进入上行通道,迄今为止的涨幅分别达到170%和70%。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上市公司宣布介入3D打印业务。
电子商务企业也跃跃欲试。京东商城已试水3D打印机网购。登录京东网站可看到,其出售的是一款美国产小型3D打印机,尺寸和一台烤箱差不多,可以打印最大不超过14×14×14(厘米)的物品。打印机售价14999元,如果配齐七种颜色的塑料耗材(单价699元),总花费近2万元。
看上去,3D打印机似乎要和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了。但实际上,3D打印技术在大规模产业化上,还面临较多的限制。
首先是打印材料。一般的3D打印材料包括石膏粉、光敏树脂和塑料等,而工业级应用的金属材料仅有钛、不锈钢和金银等寥寥数种,需要进一步扩展。
亚洲制造业协会CEO罗军指出,用3D打印技术制造很多产品都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关键是材料。我国在材料领域还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而产品的功能与材料密切相关。
其次是应用。3D打印的优势体现在小批次、设计复杂的物件制造上,但制造大型、结构简单和大批量的物件,相比传统工艺仍处于劣势。这和普通打印机一样,打印几张纸,用打印机很快,但如果要印一批书,还是到印刷厂做成模板再印,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