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平时做些改革固然很好,但是创新才是企业的主旋律。
要想创新,必须具备特有的知识,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刻苦学习,最好学会英语和日语,从而能够接受外界的技术来充实自己。
笔者在讲课时,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大学毕业以及海归之士还不一定是人才。思考力和实践力画等号的人才是所说的人才。这要求,一要靠自身不断地学习,二要靠媒体不断地提供新鲜务实的知识。为此,印刷媒体的负责人应该达到博学多才的水平才好,能够在自己的媒体上组编出几篇长命不衰的文章才是关键。所谓长命不衰的文章就是杂志上刊出后,常年有人索读的大文章,这就要求文章本身有趣味性、生活气息、知识应求性、通俗可读性等。这些做起来确实不容易,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妨来说说媒体本身的创新。先要去掉俗气的栏目不谈,创设求读性强的栏目,如《讲故事》将技术内容用故事形式写出来。比如战争与印刷,印刷曾经帮美国人打败伊拉克等;《身边的常识》栏目,比如单眼皮和双眼皮哪个美,这个生活常态一般人都说不清楚,但是又是许多人关心的事情。自古以来东方美人指的是单眼皮,清宫选秀,双眼皮是没有份儿的;日本幕府时期,侍候将军的侍女和艺妓也都是单眼皮。到了十九世纪晚期接触西方人多了,觉得双眼皮也不错。如法炮制,印刷媒体根据读者喜好的变化来设置栏目定受欢迎。也可设一个印刷人健康之道的栏目,定会备受印刷工作者的关注。
回过头说说杂志本身的改革。版面要清新,许多图像不需要用彩色,既可节省印刷油墨,还可节省印制成本。广告是杂志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广告完全可以采用黑白色,因为一般读者并不注重广告是黑白还是彩色。但是广告的创新确实很重要,比如采用4D技术印刷,让广告有动感就会吸引人。打开杂志,海德堡的印刷机在开动,滚筒的动静清晰可见,画面引人入胜,既宣传了设备制造商的产品,也宣扬了杂志的多媒体模式。
再来谈一下有名望的印刷企业,他们都拥有高超的印刷设计人才。所以印刷企业本身调整产品结构是关键之举,不能老是受出版社的订货和印刷包装制品的制约,要利用特种印刷设备及技术,印制面向市场需要的新颖产品。
设计出奇特的印刷品不仅可以出口境外,赚取外汇,还会让企业本身打个翻身仗。为此,先决条件是必须要让主管印刷业的行政部门解除束缚企业思维的禁令,要让企业有更多的自由,不受出版单位的约束。
时代的车轮滚进了二十一世纪已有十多年之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有能力的中大印刷企业需要放眼世界,要知道有的国家已经采用1000线的印刷技术开始印制高精印刷品,四五百线已经很平常。而国内的印刷企业还在250线左右徘徊不前,很难接纳来自境外的订货。为此,有经济条件的印刷企业应积极聘用会英语和日语的知识人员,积极掌控情报源,研究并闯到境外市场需求的轨道上。
企业经营了解到境外的市场需求之后,首先就是相应地调整产品结构,不能只顾及来自出版方的订货和印制一些包装产品,平时也要研究印刷领域内的创新路子。比如特种印刷就有65种之多,选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引进设备,就能造出非常亲切可喜的印件供读者选用。为此,首要的课题是要求主管印刷的行政部门为印刷界松绑,允许印刷界以合情合理的做法博取境内外的委托,使经济效益的分配更加合理。
最后谈谈经营思维中的利基(niche)战略。它的真实意思是在企业的显要处设立壁龛,要企业的工作人员和业界的友好人士将有益于企业经营的建议投入其中。若获得效果,不但企业获利,建议者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境外称其为niche效应,境内的企业完全可以效仿。
知名印刷专家丁一老师一直从事印刷情报信息的收集和翻译工作,他在本文中提到了印刷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印刷工艺的多样性。
在新的世纪,印刷需要做的是不断创新,有效的经营模式去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让这个行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