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二五”即将成为历史,“十三五”正向我们走来时,我国塑料加工业又将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态势?
塑料产业“十三五”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有来自下游市场快速增长、灵活多样的需求提供的外部动力,同时,由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也从根本上撼动了塑料加工业原有的产业基础、市场格局和加工体系。行业内部的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必须跟上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的节拍 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钱桂敬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正在形成,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重振制造业行动计划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这在给我国塑料加工业带来不小压力的同时,也给行业下一步发展带来启发。”
以美国为例,其重振制造业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13.9%,较2009年上升2个百分点;制造 业对GDP增幅的贡献率2013年提高到44%,高于同期服务业的贡献率;2013年美国制造业出口额比2009年增长了49%。同样,德国的“工业 4.0”战略,也使它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先声夺人,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大幅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显而易见,来自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新模式,加上新兴经济体资源、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的逐步体现,引发了世界制造业格局的大调整和再布局,也给我国塑料加工 业带来不小的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德国的标准,我国的塑料加工企业有的连2.0时代还没有达到,一小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手动劳动阶段,有些企业已到了 3.0时代,但离真正的4.0时代还相差较远。
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目的就是要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实现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 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
结合到塑料加工业,钱桂敬认为,必须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塑料加工业“十三五”的重要任务,行业要以此来引领创新发展。 在有条件的重点行业,要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促进研发设计社会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确保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 变革中跟上节拍。
今后,大批量、通用型产品的销量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高端化、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快速增长,塑料加工业中特色鲜明、技术含量高、实施高端化战略的小企业数量将会快速增加。
而新兴加工技术的兴起,也给塑料加工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以3D打印技术为例,3D打印更适合一些小规模制造产品,尤其是高端定制化的高附加值产品。 特别是在医学、珠宝行业、模具设计等领域,3D打印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很容易制造出形状复杂的物品而不增加成本,可实现产品多样 化,且一体化成型无须组装,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优势突出,将是大规模塑料制品生产的重要补充。”深圳一位从事3D打印业务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