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涉及大幅面数码印刷市场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设备只是成功的一半。
Fespa’s Print Evolution 2011的研究表明,有3/4的被调查印刷企业表示他们计划或者已经完成了从传统胶印业务到数码印刷业务的转型。在几年以前这种转型速度多少会让人感到惊讶,但是现在,随着大幅面数码印刷市场的逐渐成熟,如果有企业还没有拥抱数码印刷则多少会让人惊讶了,实际上有1/4的企业还没有这么做。
进入大幅面数码印刷市场不仅仅是购买一些喷墨设备的事情,还需要充分的准备并作出战略决策。
特别是丝网印刷企业,走向大幅面数码印刷的转型之路并非总是轻松的,对于印刷企业而言熟悉的技术难以轻松就放弃。但是,增加新的工艺流程并不是必须意味着放弃旧的技术。
位于Gendt的一家丝网印刷企业创立于1978年,主要服务于冰激凌市场。然而,在过去的13年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扩张,现在他们提供大幅面室内和户外POS标示印刷服务,客户包括联合利华和C&A。而现在,作为扩张的一部分,在2006年它进入了数码印刷市场。
“我们决定接受数码印刷,但是并不会取代我们原有的丝网印刷部门,”这家公司的主管Wilfred Witjes解释道。
在数码印刷领域的投资意味着公司有能力抓住在增长迅速的数码印刷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丝网印刷业务的终止。“我们一直对这个选择充满信心:兼顾丝网印刷和数码印刷,以此来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他说。
自主创新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仍是“贴牌代工”的符号,与“低端”“廉价”相随。
“中国制造”亟待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中国产业全球布局提供整体品牌支撑。
这是一组发人深省的数字:我国每年花费6000多亿元进口重大制造设备。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都要依赖进口。
“十二五”,撰写“中国制造”的“高科技故事”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理想与目标。两会刚结束,科技部立即启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目标是3年内给数百亿支中国制笔安上“中国珠芯”。
“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需要进口。在美国市场上卖1.99美元一支的圆珠笔,我们制笔厂的利润才1毛钱。”科技部部长万钢感慨万分地说。站在新起点,发展与转型交织,机遇与挑战并行,国内与国际相连。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抓住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
政府“搭台子”,企业“唱主角”
从1010亿元到2533亿元,营业收入的成倍增长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这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十一五”交出的靓丽答卷。在12年前组建之初,它曾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力量最弱、产业基础最薄、亏损最为严重的军工集团;12年后的今天,它已是位列全球500强,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民品规模最大的军工集团。
是什么让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从下面一组数字中可以找到答案:2007年集团拥有专利3124件,2008年上升到3418件,2009年为4711件,2010年超过5500件……
——C919“大飞机”国产材料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机头工程样机结构研制完成。
——血脂康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获准在欧美国家开展临床试验。
——12英寸65纳米刻蚀机已在5个亚洲客户芯片生产线投入使用。
回眸过去的5年,作为“新时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强大引擎”的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结出了累累硕果。“重大专项的实施中特别强调政府‘搭台子’搞服务,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唱主角’。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加速推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主任许倞说。
在震后重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做强中国重大装备”的标语十分醒目,与厂区内高高耸立的、由东汽自主研发的集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储电技术等于一体的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一起,成为东汽凤凰涅槃的标志。自主创新,勇攀高峰与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共同构成了东汽人今天的拼搏信念。
“十二五”规划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一部分中明确指出: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钱学森之问”不应是“永远的痛”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问到我们的痛处。我们做的研究很出色,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来的。在别人开创的领域中取得让人信服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创自己的领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方向。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中国缺少的是能够开山立派、引领国际学术发展方向的世界性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
高速发展的中国希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到那时,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约60%。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有理由相信,在崭新的“十二五”,中国科技将在自主创新中实现新梦想,驱动中国经济铸就新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仍是“贴牌代工”的符号,与“低端”“廉价”相随。
“中国制造”亟待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中国产业全球布局提供整体品牌支撑。
这是一组发人深省的数字:我国每年花费6000多亿元进口重大制造设备。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都要依赖进口。
“十二五”,撰写“中国制造”的“高科技故事”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理想与目标。两会刚结束,科技部立即启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目标是3年内给数百亿支中国制笔安上“中国珠芯”。
“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需要进口。在美国市场上卖1.99美元一支的圆珠笔,我们制笔厂的利润才1毛钱。”科技部部长万钢感慨万分地说。站在新起点,发展与转型交织,机遇与挑战并行,国内与国际相连。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抓住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
政府“搭台子”,企业“唱主角”
从1010亿元到2533亿元,营业收入的成倍增长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这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十一五”交出的靓丽答卷。在12年前组建之初,它曾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力量最弱、产业基础最薄、亏损最为严重的军工集团;12年后的今天,它已是位列全球500强,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民品规模最大的军工集团。
是什么让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从下面一组数字中可以找到答案:2007年集团拥有专利3124件,2008年上升到3418件,2009年为4711件,2010年超过5500件……
——C919“大飞机”国产材料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机头工程样机结构研制完成。
——血脂康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获准在欧美国家开展临床试验。
——12英寸65纳米刻蚀机已在5个亚洲客户芯片生产线投入使用。
回眸过去的5年,作为“新时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强大引擎”的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结出了累累硕果。“重大专项的实施中特别强调政府‘搭台子’搞服务,让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唱主角’。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加速推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主任许倞说。
在震后重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做强中国重大装备”的标语十分醒目,与厂区内高高耸立的、由东汽自主研发的集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储电技术等于一体的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一起,成为东汽凤凰涅槃的标志。自主创新,勇攀高峰与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共同构成了东汽人今天的拼搏信念。
“十二五”规划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一部分中明确指出: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钱学森之问”不应是“永远的痛”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问到我们的痛处。我们做的研究很出色,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来的。在别人开创的领域中取得让人信服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创自己的领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方向。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中国缺少的是能够开山立派、引领国际学术发展方向的世界性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
高速发展的中国希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地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到那时,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约60%。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有理由相信,在崭新的“十二五”,中国科技将在自主创新中实现新梦想,驱动中国经济铸就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