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书、网络文学、手机阅读等一个个新鲜词汇,不断冲击传统阅读方式。以美国为核心发展的电子书旋风更使台湾各界看好数字出版的前景,无论是传统出版业、电信业、电子书阅读器制造商、数字出版平台等,均大幅投入有关数字出版相关活动,以期追赶国际化浪潮。
不过整体而言,出于对新技术的复杂心态,台湾传统出版业在这场“插电”运动中,仍多处于观望和尝试阶段,数字出版在台湾仍未形成大规模风潮,对于行业的先行者来说,距离大规模的利润收获期也依然颇为遥远。
台湾数字出版起步晚
台湾出版业对美国出版市场的进展尤为关注,无论是官方统计资料,还是留心数码趋势的出版社工作者,均高度关注美国数字出版市场的动态。其中,美国亚马逊网站从2010年开始,每销售100本平装纸质书籍,就会售出115本Kindle电子书这条讯息,尤其被台湾出版界津津乐道。但出于种种原因,亚马逊的模式,台湾的出版市场无法原样移植。
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内地相比,台湾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但正在稳步增加销量,并以电子杂志为主,其中城邦集团旗下的一份时尚美容类杂志已经开始盈利,让出版业看到数字出版的曙光。
台湾的数字出版2008年至2010年迎来第一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发展期。受美国亚马逊2007年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刺激,2008年,包括城邦集团在内的多家出版社和平面媒体分别针对不同市场积极推动数字出版;2009年,由于智能手机流行,台湾三大电信运营商陆续推出电子书城;2010年,在iPad上市的风潮带动下,城邦等诸多投入数字出版的企业,纷纷将数字出版物再转换成APP供销售(APP即“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经常用于特指各企业根据智能手机系统所研发的手机扩展应用软件),以争取iPad热销所带来的数字出版潜在商机。此外,推出多种电子阅读器的资讯科技企业宏基、明基、华硕、台达电则继续加强出版社或数字出版平台的合作。
吁更多出版商同步发行电子书
看似一派热闹景象,但台湾数字出版、电子书的制作和销售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9月一份针对台湾民众电子书服务认知度的调查显示,有近65%的人只有听过电子书,但并没有使用过;约25%的人完全不知道电子书是什么;仅有不到10%的人大概知道如何使用或清楚其操作方法,曾使用过付费电子书服务的台湾人仅有1%。
这一年,也是台湾出版业眼中的“电子书元年”,多家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出版计划。尽管民众对数字出版和电子书认同度极为有限,但在台湾出版业只能将它视作未来市场广阔的信号,努力开拓新市场。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文化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曾于2009年6月发表文章《最后的五年》,对台湾传统出版产业敲起企业转型警钟。除有声出版早就面临数码与网络洗礼之外,报纸、杂志、图书都同在数字出版的浪潮下载浮载沉,要么选择参与改变并承受转型阵痛,要么苦守越来越小的传统出版市场。
几天前,在一场数字出版的行业会议上,有台湾一家电子书销售网站“Book11”执行长邱铭坦承,台湾电子书市场仍处于“婴儿在爬”的阶段,并认为现有技术总体来说不符合市场需求,最大难点在于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的转化费时费力。他以《史蒂夫·乔布斯传》的电子版在美国亚马逊上的销量超过纸质版为例,指出这本几十万字、厚达数百页的大部头,对于想随身带着这本书阅读的人来说绝对很辛苦,以此呼吁出版业尝试同步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发行。
“Book11”从2009年创立至今已累计“烧掉”1亿元新台币(1元人民币约合4.7元新台币,下同),但邱铭仍然坚信,电子书的市场未来可期。
财力雄厚的城邦集团内部的压力目前还不是资金,而是首席执行长何飞鹏下了明年底集团收益20%要来自数码领域的命令,虽然该“数码领域”包含了网上书店等非出版领域业务,但仍令集团数字出版部感到压力巨大。
市场逐年萎缩亟待转型
城邦集团下设的“城邦读书花园”电子书发展部资深经理窦立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台湾传统出版业目前约以每年5%的速度在萎缩,“2007年的市场份额大约为300亿新台币,2010年缩水到250亿,未来势必会降到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城邦读书花园从2006年开始运营的网络书店,今年11月发布“随身e册iPad中文多媒体书刊平台”,于本月开始销售20多本台湾畅销中文杂志和600多本中文书籍,其中电子杂志具有影音播放等纸质杂志没有的多媒体内容。
转换介质和表现形式,并不意味这种新的出版形式立刻能赢得数码时代“潮人”的认同,台湾出版业首选的电子杂志载体iPad,也可能并非出版物的最佳载体,出版业看重的是它的持续热销隐藏对电子书籍和杂志的推广效应。负责营运“城邦读书花园”的窦立德有些无奈地指出,纸质书与电子书在iPad上结合,目前的效果无异于“一加一小于一”。他指出“在台湾买iPad的人多数是‘宅男’”,这些用户主要用这种设备玩游戏和看电影,而不是用它阅读。“年轻人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市场在萎缩,但传统出版社如果不主动转型去抢剩下的市场,出版社在数码潮流下会‘死得更惨’。”窦立德说。
随身e册电子书平台的书籍的确很难与实体书店相比,而且其中又以电脑、摄影器材的工具书以及写真画册的下载量最多,这一销售状况与窦立德所说的“宅男买iPad”吻合。
台湾目前实体书店中约有六成是翻译书,电子书要取得国外授权最为困难。城邦早已开始引进日本推理小说。而台湾本土的作者则通常担心电子书影响实体书销售,或怕电子书定价较低影响收入,这些都是出版业面临的版权难题,对于这一点,城邦希望今后在纸质新书出版前,通过谈判取得包括电子书版权在内的“全版权”,解除作者的忧虑。
以创新满足读者需求
2003年,宏基公司以70万美元购得美国Zinio电子杂志服务平台的使用许可,成为华语地区独家代理,供消费者在线购买数十种繁体中文电子杂志,其中包括不少城邦集团的出版物。在平台投入使用之初,读者仅能在个人电脑上“翻阅” 杂志,但不少杂志依旧有稳定销量。城邦集团很快发现,台湾数码阅读的第一代群体主要是在内地工作的台商,他们通过购买财经类电子杂志随时掌握台湾商界动态。“即使当初没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但我们发现读者对电子出版物仍有期待。”城邦集团数字出版部资深经理祝本尧说道。他介绍说,对于出版者来说,数字出版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不是如何选择内容,而是如何实现版权保护以及方便读者下载阅读,而Zinio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两方面的担忧。但是在祝本尧看来,简单将纸质杂志转成电子版供下载,“没有创造新的价值”。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代到来,台湾数字出版也开始从制作电子版出版物以及手机小说等简单的模式中走得更为深远。祝本尧介绍,城邦集团旗下的猫头鹰出版社,曾以纸质书籍中的“鸟类图鉴”为基础,开发一套“认鸟超简单” 的APP,使用者只要粗略提供鸟类大小、鸟喙形状、目击地点等资讯,系统就会自动从资料库中筛选出符合的鸟类,提供图片、学名、鸣声、别名、身长、食物、栖地、迁徙状态、群聚性、全球分布区域、介绍专文等详细资讯。由于使用检索介面设计十分便利,使得这套鸟类图鉴APP非常容易上手,成为出版业与数码潮流接轨的成功案例之一。
将纸质书中的有用知识转化为便于搜索使用的APP,对于在尚处起步阶段的台湾出版业更是全新的尝试,其中的学问和难题需要各方发挥聪明才智。祝本尧以绘本和漫画书举例,如果出版社想根据人物形象制作动画应用程序,现在的方式是以书为蓝本重新画一次,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很多细节调整到位,这样进入数码转换就可以节省人力与成本。
尽管面临科技类人才缺乏等困境,但台湾出版人依然不断尝试在新潮流中寻觅商机,开发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数字出版品,既有纯文字电子书,也有附带多媒体的花哨杂志,还有服务功能更强的手机应用程序等等。“出版业就是创造新的、好玩的东西,如果出版商知道读者有需求,就要尽量去满足。”祝本尧说。
即使抱着最开放的态度,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仍有一种网络时代的新型出版形式让他们感到忧心,这就是“个人出版”。“如果网络平台与作者签署出版协议,这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绝对构成严重威胁,”祝本尧解释说,这意味着出版社的经验和价值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与数码潮流相比,这更是值得担忧的危机。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危机,城邦旗下的“Popo原创”从2009年起与盛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合作,建立“起点中文网台湾分站”,吸纳网络小说读者并承接在线印书业务,但截至目前,该站点的原创小说与自助出版的衔接并不顺畅,难与起点中文网在内地的规模与影响力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