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2012年,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如期完成改革任务,组建演艺集团(公司)、广电传媒集团(公司)、投资担保(控股)公司,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实力。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三馆”、淮安大剧院、淮安电视塔等重点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影院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省市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推进公共文化单位全免费全开放,推动数字文化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扎实开展文化“四送六进”,举办2012年淮安周恩来读书节,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校园、企业、村镇、机关等基层文化品牌。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大对现实题材、“三农”题材、工业题材、少儿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的扶持力度,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国内外有影响、有市场的精品力作,继续抓好淮剧《韩信》、淮海戏《永远的红手印》、《秋月》的加工打磨,推动淮安优秀艺术作品交流,举办“感知淮安”走出去系列活动。
快速推进淮安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淮安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淮安软件、清河动漫科技产业园、淮阴科技、洪泽安芯等科技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加快“红楼梦世界”、刘老庄红色影视外景基地、玉皇山影视基地建设,加强广电网络传媒、报刊网站建设,加快发展网络出版、手机报刊、动漫网游、数字印刷等新型产业。
加强淮安文化遗产总体保护。做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点的考古勘探、发掘,推进淮安运河博物馆、大云山博物馆、泗州城博物馆、清口水利枢纽遗址公园、古淮河文化生态产业园和《西游记》文化旅游城建设;加强十番锣鼓和京剧、淮海戏传承基地、淮剧传承基地建设,编撰出版《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卷四)》。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完善文化人才科学发展规划,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的中青年高层次艺术、科技、传媒、经管和行政管理人才,实施淮安“文化菁英培养工程”、“基层骨干素质提升工程”和“小梅花、小长荣”艺术新秀培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