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个菜市场,像所有的菜市场一样,人们幸福而忙碌的买卖中。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其实真的节省不了多少钱,使用市场统一的塑料袋更放心,质量方面也更达标,按照市场管理条例应当没收您的违规塑料袋”。原来是一位市场管理员在苦口婆心地说服一个售卖水果的商贩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市场统一塑料袋,但商贩却不以为然,“给你!没收吧。”管理员非常无奈。据了解,在这个市场上,这样的商贩虽然不多,但却非常顽固,一再违规。因为对于商贩来说,即使是没收也无所谓,反正几个塑料袋并没有多少钱,这次没收了,不自觉的商贩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用。
“限塑”已四年,但“白色污染”非但没有得到遏制,还有死灰复燃之势。如上文所见一样,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劣质塑料袋的现象其实在农贸市场中并非个例。无独有偶,近期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做了一个市场调查,调查人员按照《塑料购物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评价》(GB/T 21662-2008)的要求,对北京、广东、浙江共计17个农贸市场收集的27种样品进行厚度测量,结果有20种样品为厚度低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比例高达74%。
市场流通中的塑料袋不合格比例如此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而对于某些消费者而言,使用不合格塑料袋却似乎成了一种不该有的“习惯”。甚至一些消费者为能够免费获得塑料袋而“满心欢喜”,却从不去计较其厚度等质量要求是否达标,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成分,更忘却了地球母亲是否能够承受这“白色”之重。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良心考问,将质量问题悬在心头的商家是有良心的商家。正如文章开头所见的场景,虽然这是市场中不和谐的声音,但是却令同样是消费者的笔者对这个市场顿生好感,这种好感不仅仅因为市场管理者对塑料袋的使用有要求,这种要求还会辐射到其对市场货品的质量、卫生等方面,因为市场管理者对消费者负责的心态也一定会同步辐射到其他方面。因此说,一只小小的塑料袋,不仅仅可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货品,更在无形中铸就了一个市场的诚信品牌。
推而广之,环保对于包装生产企业而言亦然。环保并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做做样子似的“概念炒作”,而是一个企业实实在在的品牌建设的过程。唯有做到令消费者真正放心、对环保尽到应有的责任,才能成为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常青型”企业。正如商家不能小看几分钱一个的小小塑料袋一样,包装企业也要重视贴在自己身上的环保标签是否合格,因为这背后蕴涵的是品牌建设的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