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进口出口 » 正文

浅谈中国印刷业如何面对WTO的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99-10-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897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即将加入WTO,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如何把握主动、抓住机遇,这正是21世纪之初中国印刷业面对的一场挑战。
  中国印刷业的现状上个世纪初,中国由于连年在动荡的风雨中飘摇,印刷业举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印刷业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是由于世界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加之国内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印刷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印刷行列。改革开放后,沿海城市的印刷业首先崛起,他们大胆引进了先进国家与地区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企业管理人才及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印刷业的发展,使沿海城市和内地印刷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在设备上,沿海城市的印刷企业引进了九十年代计算机辅助的印刷技术,无论从平版、凹凸版、丝网到特种印刷,大都引进了相对先进的设备,其中以德国、日本、美国居多;然而纵观内地,虽然也引用了计算机和彩色印刷机,但引进的设备却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配置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其次从人员素质上,沿海城市的印刷企业大部分为80年代后的新兴企业,从业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相对比较新,思想开放,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加之外资、合资企业的渗入,企业制度的改变(从业人员大部分为合同制员工),本能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促进了从业员的危机感,迫使他们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反观之,内地从业人员掌握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就没有那么迫切,市场的竞争虽然也给他们带来危机,但他们依然寄托于国家现行政策的条条框框,人员缺少竞争意识,企业缺乏竞争机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与作风,至今仍然难以根除,殆害无穷。
  从上述看,中国印刷业和国外先进行业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在国内纵向比,内地企业不如沿海企业,沿海企业不如特区三资企业,这就是中国印刷业的现状。
  加入WTO 中国印刷业的政策趋向中国现有大、中型印刷企业10万余家,从业人员360万余人,年产值600亿元左右。由于印刷业是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严格管理,并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扶持。1997年在国内实施的《中国印刷业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禁止一切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开办各类印刷企业,这就客观地消除了强大的国外印刷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在国内印刷企业内部,无论是技术改造、信贷、税赋等,政策上都给予印刷企业一个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内市场环境。然而,国内有的印刷企业还看不到中国加入WTO后的紧迫性,思想准备不足,安于现状,以至严重影响中国印刷业健康地步入国际市场。
  当中国加入WTO开始的一段时间,中国印刷市场不可能完全自由开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加入WTO就意味着中国已被列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的队伍中,中国印刷市场也必将逐渐地溶化于世界多元化、多层次的印刷市场的海洋。根据WTO条约规则,市场必须实行公平竞争。中国加入WTO后十年内,各种关税锐减或接近零,印刷企业不管是否情愿,都要按WTO的条约动态规范运作,国家政策上和WTO相抵触的法律、法规也必然要有所变更,印刷市场也将彻底开放,国家对印刷业的保护政策也会逐渐减少直至取谛。
  中国加入WTO后,印刷企业面对的是先进的外国企业,他们必将乘中国印刷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未稳,乘虚而入,利用WTO条约规则以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合理合法地挤进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印刷业的出版发行市场。
  印刷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主动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摆脱原有制度的羁绊,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抓住保护期这个最后的机遇,尽快实行企业体制改革,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迅速发展自己,充分做好与WTO接轨的准备。
  面对现实 迎接挑战
  国家政策对中国印刷业的保护时间虽然较长,但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市场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完善,难以在现有的中国印刷业中发挥太大的作用。因此,印刷企业目前应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1. 改革企业制度。首先,企业要与政府脱钩,不然的话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包袱,时间越长,包裹越重,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其次,企业内部应实行股份制。一种是引进外资与原企业合股,不一定要分50%之类的说法;另一种是企业从业人员内部集资与原企业合股经营。无论哪种股份制,都不要流于形式,务求实行,彻底改革,使企业尽快地当家作主才是唯一的出路。
  2. 国家政策及人员归属。国家在政策上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使企业加快改革步伐,该合资的合资、引资的引资,确实没有活力的企业,让其尽快破产、倒闭或零设置交管理公司有偿管理,并将人员消化到有能力的企业中。然而,部分企业的破产,必将带来大量的闲置人员,这也有待于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与平衡。。
  3. 提高人员素质。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印刷业跨入世界印刷市场的大舞台,更先进的印刷设备与印刷技术将涌入国门,因此,要求提高印刷从业人员的素质迫在眉捷。首先,各大专院校应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重点讲解最新的先进印刷技术和设备,使新一代知识人才对目前印刷市场及新设备、新技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发挥印刷行业协会功能,在企业引进新技术与设备的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先进的印刷企业(重点到南方沿海城市企业)去参观学习,组织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学习班,协调企业开展上岗前培训。第三,政府应有意识地召开各种印刷新设备展(销)览会,组织印刷行业开展各种新技术的学习,使新知识、新技术全面迅速地普及到印刷企业中。另外,政府还要制定新政策,尽快使企业加入互联网,随时了解世界印刷业动向,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促使中国印刷业健康快捷地步入世界先进印刷行业之列。
  总之,加入WTO后,中国印刷业必然是民族工业与外来企业的一场残酷的生死较量与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未来的印刷市场五彩滨纷,要求会更加严格、精密、高档化。印刷企业要加速调整和重组,使企业更加科学化、正规化。任重道远,中国印刷业前程灿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印刷专业职业标准及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李苏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