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食品安全再添一道安全锁,《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6月份正式实施,如今,市场上的包装食品大都在外包装上对所含添加剂进行了标识。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明确标注出来的食品添加剂,因为种类之多,名称之专业,让消费者平添了很多疑惑,也吓坏了不少消费者。
添加剂标注不明将责令召回
今年6月1日起,《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以往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人们可以进行选择性购买,还进一步提高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准入门槛,为今后的食品安全增加了筹码。”石家庄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不清楚标注或者使用不合格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使得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质监部门将开展严格执法检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调查,发现问题会责令厂家实施召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并在标签上明确标注。
在监管过程和消费者的投诉过程中,质监部门可从标签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对市场上一些食品标签标注不明或不全的情况,质监部门将加大对生产厂家的执法检查。若发现问题会通知食品生产企业召回,如果企业不实施召回,质监部门将采取措施强制企业召回。
10多种添加剂吓坏消费者
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发现,货架上的各类包装食品,都遵照《规定》在外包装上对所含添加剂进行了标识。
在一家超市,随手拿起一包蛋黄派,看一下外包装上的标识,会发现食品添加剂总共有14种,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增稠剂、膨松剂等。而一个小小的雪糕里,也加有十多种食品添加剂,有磷脂、饴糖、全脂乳粉、果葡糖浆、麦芽糊精、乳酸、乳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单硬脂酸甘油酯、瓜尔胶、卡拉胶、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甜蜜素、苋菜红、亮蓝……这些听上去生涩的专业名词,在包装上赤裸裸地亮相,让人买食品时不免心里打鼓。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对添加剂有所关注。他们对维生素、食用香精、柠檬酸、β-胡萝卜素、色素等添加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类似六偏磷酸钠、乳化硅油、果胶等添加剂感到陌生。这些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是否安全?这些问题成为消费者购物中的疑惑。
尽量少食用添加剂多的食品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食品已经按规定标注了所使用的添加剂。“但只是标注添加剂名称是远远不够的。”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根本不知道陌生的名词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添加剂,对身体是否有害。
在超市里,记者看到了正在选购山楂片的李先生。“虽然添加剂按照规定都标注出来了,但这些化学名词太专业了,对它们的作用、规定用量等都不了解。买的时候只好对比一下,挑同类商品中添加剂种类少的。”
市有关负责人说,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限量的范围内使用,就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共有22类、1812种,这些添加剂原料多是化学成分,虽然国家允许使用在食品当中,但过量使用会伤害肝脏和肾脏,尤其对孩子的身体影响大,所以夏季解暑不要过度依赖冰淇淋、雪糕,也尽量少食用膨化和加工食品。
市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市民,食品安全不仅仅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购买包装食品在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同时,也要关注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是否有QS安全标志。
规定范围内使用添加剂不会危害健康
“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影响人体安全的。”石家庄市食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在规定的食品中使用,并按规定的加入限量使用。
据了解,今年以来质监系统一直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根据《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实施申报制度,要求企业将本单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量等向质监部门申报。
在生产过程中, 石市质监系统还对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监督。所有食品必须按使用量大小明确标注各种配料,特别是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必须标明具体名称,让消费者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