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将受到直接的影响。今年8月至11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其对3562位企业经营者进行的年度问卷调查中,就中国加入WTO问题征询了企业经营者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中国加入WTO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据调查,当问及“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时,6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利大于弊,10.0%认为影响不大,仅有7.8%认为弊大于利(见表1)。表1 企业经营者对加入WTO的判断(%)
利大于弊
影响不大
弊大于利
尚难判断
(1) 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66.5
10.0
7.8
15.7
(2) 对贵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 26.1
46.7
19.2
8.0
(3) 对贵企业的发展 31.2
44.5
12.6
11.7
当问及“加入WTO对贵企业发展的影响”时,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者的判断有一定的差异。从不同行业看,企业的发展前景有喜有忧,其中认为加入WTO对本企业利大于弊的主要是:服装、纺织、金属制品、有色冶金、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医药制造等行业;认为弊大于利的主要是:橡胶、化纤、汽车、化工和造纸等行业。
从地区分布看,比较而言,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者更乐于接受挑战,认为加入WTO对本企业利大于弊比弊大于利的多23.5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认为利大于弊比弊大于利的分别多13.3和11.8个百分点。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较乐观,认为加入WTO对本企业利大于弊比弊大于利分别多39.0和31.7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感觉压力相对较大,认为利大于弊比弊大于利只多9.8个百分点。
从不同年龄组的企业经营者看,年纪越轻对加入WTO的乐观程度越高,35岁及以下、36~45岁和45岁以上三个年龄组企业经营者认为加入WTO对本企业利大于弊比弊大于利分别多34.2、23.4和15.7个百分点,这说明中青年企业经营者对参与国际竞争充满信心(见表2)。
一旦中国加入了WTO,企业经营者该做些什么,对此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应对措施的前三项依次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和“加强经营管理”,认同率分别为66.0%、63.0%和62.6%。此外,其他几项的选择比重依次为:“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44.4%)”、“加强信息化建设(28.8%)”、“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13.7%)”、“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7.6%)”和“多进口外国设备(3.7%)”。
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者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应对措施上有所差异,尤其表现在“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和“降低企业产品(服务)价格”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服装、纺织、电气、电子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比较注重“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黑色冶金、橡胶、化工和汽车制造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降低企业产品价格”倾向;而化纤、黑色冶金和电气制造业的企业中,准备“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3)。表2 企业经营者对加入WTO对企业影响的判断(%)
利大于弊
影响不大
弊大于利
尚难判断
综合评价值
总体 31.2
44.5
12.6
11.7
18.6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71.4
21.4
2.4
4.8
69.0
纺织业 70.9
15.8
5.1
8.2
65.8
金属制品业 48.4
40.3
6.5
4.8
41.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3.2
38.6
9.1
9.1
34.1
塑料制品业 40.7
44.4
7.4
7.4
3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9.1
62.0
3.8
5.1
25.3
医药制造业 31.9
47.2
12.5
8.3
19.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7.4
49.1
14.2
9.4
13.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9.2
43.8
16.9
10.1
12.3
普通机械制造业 24.7
47.9
14.4
13.0
10.3
食品饮料制造业 30.4
37.7
22.5
9.4
7.9
专用设备制造业 22.8
50.0
15.8
11.4
7.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9.5
31.1
24.6
14.8
4.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3.3
44.2
20.9
11.6
2.4
造纸及纸制品业 16.9
50.8
20.3
11.9
-3.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4.3
31.4
30.8
13.5
-6.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8.2
40.5
28.1
13.2
-9.9
化学纤维制造业 20.8
41.7
33.3
4.2
-12.5
橡胶制品业 25.0
21.9
37.5
15.6
-12.5
大型和特大型 29.7
43.5
15.2
11.6
14.5
中小型 32.2
44.9
11.2
11.7
21.0
东部地区 34.8
43.3
11.3
10.7
23.5
中部地区 27.6
45.8
14.3
12.4
13.3
西部地区 25.9
46.6
14.1
13.4
11.8
国有企业 25.5
45.9
15.7
12.9
9.8
集体企业 32.6
49.8
6.4
11.2
26.2
私营企业 39.8
45.5
0.8
13.8
39.0
股份合作企业 39.0
47.0
8.0
6.0
31.0
股份有限公司 36.0
41.8
11.1
11.1
24.9
有限责任公司 33.9
41.5
14.3
10.3
19.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40.4
41.4
8.3
9.9
32.1
35岁及以下 42.7
35.7
8.5
13.1
34.2
36~45岁 35.9
41.1
12.5
10.6
23.4
46~55岁 28.3
45.8
13.5
12.5
14.8
56岁以上 26.2
51.8
11.5
10.5
14.7
注:综合评价值=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表3 面对WTO的挑战,企业经营者准备采取的行动(%)
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 加强信息化建设 转变主营业务,投资其他行业 降低企业产品(服务)价格 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 加强经营管理 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多进口外国设备 不清楚该做什么 总体 66.0
28.8
7.6
13.7
44.4
62.6
63.0
3.7
1.4
农林牧渔业 61.8
27.9
2.9
16.2
50.0
67.6
63.2
5.9
1.5
制造业 63.7
24.2
6.3
15.8
46.0
57.6
74.3
3.7
1.1
建筑业 71.5
27.6
10.5
6.1
45.2
72.8
49.1
6.6
3.5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69.7
45.2
6.5
10.3
38.1
70.3
48.4
5.2
1.9
批零贸易餐饮业 73.0
40.3
12.4
12.4
43.8
72.2
30.0
1.1
1.9
房地产业 69.8
39.7
9.5
6.9
35.3
75.9
40.5
2.6
1.7
食品饮料制造业 65.2
25.5
2.8
19.9
44.7
58.9
65.2
5.0
3.5
纺织业 70.6
22.5
4.4
9.4
58.1
49.4
70.0
5.0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75.0
11.4
4.5
13.6
68.2
45.5
56.8
4.5
造纸及纸制品业 68.3
20.0
8.3
10.0
36.7
58.3
85.0
5.0
3.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3.6
26.2
4.8
21.4
39.6
57.2
75.4
1.1
1.1
医药制造业 68.5
21.9
4.1
8.2
60.3
50.7
72.6
2.7
1.4
化学纤维制造业 50.0
25.0
20.8
12.5
41.7
62.5
83.3
橡胶制品业 63.6
15.2
9.1
24.2
36.4
54.5
81.8
6.1
3.0
塑料制品业 63.6
29.1
16.4
47.3
47.3
72.7
7.3
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3.3
24.1
7.6
10.1
44.3
55.7
79.7
7.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0.3
14.3
12.7
28.6
36.5
63.5
68.3
1.6
1.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6.7
33.3
2.2
13.3
44.4
55.6
82.2
金属制品业 74.2
25.8
6.5
9.7
46.8
54.8
69.4
3.2
普通机械制造业 63.0
23.3
7.5
16.4
48.6
58.2
76.0
3.4
专用设备制造业 65.2
20.0
5.2
10.4
52.2
54.8
82.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