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进口出口 » 正文

“复关”“入世”与中国纸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99-10-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107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文简称为“关贸总协定”,英文缩写为“GATT”。世界贸易组织,中文简称为“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为了叙述方便,本文用GATT和WTO代替各自的中、英文全名与简称。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纸业曾有两起新闻纸国际贸易争议,曾向GATT申诉或按其条款处理的案例,现介绍如下:
  第一个案例:1983年加拿大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EFTA国家之间,发生新闻纸贸易争议。EFTA要求西欧进口新闻纸的免税限额由150万吨降为50万吨。加拿大新闻纸厂惊呼: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北欧三国设置贸易壁垒,把加拿大关闭在EEC市场之外,向当时的GATT机构提出申诉。自此以后,加拿大出口到欧洲的新闻纸量逐年减少,1983年为65.7万吨,1984年为54.4万吨,1985年为37.1万吨,1986年为43.1万吨,直到1990年都徘徊在50万吨左右。受其影响,1986-1996年间,加拿大新闻纸生产增长呆滞,以1996年的产量与1986年的产量相比,同比增长率为-1.93%。北欧三国的新闻纸生产得到保护,同比增长率为14.27%。西欧的新闻纸生产得到发展,同比增长率为75.48%。
  第二个案例:1997年底,中国的主要新闻纸生产企业提出对美国、加拿大和韩国进口新闻纸的反倾销申诉。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仲裁:中国进口新闻纸提高税率。中国新闻纸产量,由1997年的45.3万吨增加为1998年的95.57万吨和1999年的113万吨。中国进口的新闻纸量,由1997年的45.3万吨降为1998年的23.64万吨和1999年和24.76万吨。中国进口新闻纸的主要供货国家也改变为俄罗斯、日本、泰国和新西兰。
  中国纸业基础薄弱,在资源、资金、人才培养、技术与管理以及产业结构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和面向世界。世界也在注目中国的巨大纸业市场。中国“入世”以后,中国纸业应当充分利用“入世”提供的各种机遇,努力克服“入世”后发生的激烈挑战,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并提出下列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1.充分发挥中国草浆低成本的优势,搭配适量木浆,生产符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适用价廉的印刷书写纸,开拓中国纸业的国外市场。
  2.中国纸业重组改造现在的国有造纸企业和建立新的现代化造纸企业,都需要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国外纸业界和金融界也愿意在中国投资建厂,在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三资企业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发生市场垄断现象。如欧盟就没有批准格瓦纳集团和奥斯龙集团制浆设备制造部门的兼并。美国司法部门提出分割微软公司的意见,都是为了避免发生市场垄断。希望有关部门制订和完善反垄断法。
  3.现在中国进口纸浆已是零关税。这对利用国外资源,缓解中国木材资源不足的困境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都是合理的。并且,对用商品木浆为原料造纸的企业,特别是在国外拥有商品纸浆厂的三资企业,是有利的。但对中国商品纸浆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中国的商品纸浆工业,是一个弱小的新兴幼稚工业。中国商品纸浆年产量约为30万吨左右,还不足世界商品纸浆流通量的1%。中国进口纸浆数量,1990年为34.2万吨,到1999后增长为309.79万吨。近十年来,中国纸浆进口量增长将近9倍,并为中国商品纸浆产量的10倍。
  按GATT条款,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某一特殊工业,或为了保护新兴的、尚不具备竞争能力的弱小幼稚工业,实行进口限制。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全面衡量利弊得失,适当调整进口纸浆税率,或采用许可证和限额进口等办法,对进口商品纸浆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限制。同时,集中力量引进国外资金与资源,建立现代化、世界级的商品纸浆厂,保护和发展中国商品纸浆工业。
  4.涂料纸,有些国家称为涂布纸(中国俗称为铜版纸),是出版印刷用纸的发展方向。中国涂料纸的生产能力,过去曾达到80万吨/年以上,年产量曾达到60-70万吨,但近年以来,许多涂料纸生产能力已经废弃,年产量也只有20万左右,并且品种、质量都有欠缺。但涂料纸进口量逐年增加,1990年约为11万吨,1997年为79.43万吨,1998年为98.47万吨,1999年为103.94万吨,进口量为国产量的5倍。中国纸业应当积极保护和挽救中国涂料纸生产工业,这个问题已得到行业主管方面的重视。关键还要涂料纸生产企业的行动,积极争取,并努力革新,保障和发展中国涂料纸工业。
  5.“入世”以后,中国纸业将面临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任务繁重,需要整体安排,妥善处理。同时,应当普及WTO知识,让中国造纸企业都能了解WTO,知道怎样参与竞争,知道怎样自我保护,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共同迎接中国纸业的繁荣昌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