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进口出口 » 正文

加入WTO对中国包装业的影响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99-10-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9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入世后,中国将成为WTO协议的成员国,我国包装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宏观而言,加入WTO无疑将提高中国包装企业的整体素质,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进中国包装业进一步成熟。我国加入WTO后,将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和管理体系,能够加快中国包装市场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加强与国际标准和世界商贸的接轨,进而提高中国包装业的整体水平。
  2、提高中国包装企业的竞争力。入世之后,中国包装工业企业可以利用WTO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普惠政策,获得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这将使我国包装企业能获得和引进最先进的包装技术和包装设备,降低包装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中国包装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3、有利于中国包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加入WTO,一方面向世界打开了包装业大门,另一方面我们也跨进了世界包装市场的大门,中国的包装材料也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同时,中国正在崛起的包装机械制造业将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以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4、促进中国包装企业的联合发展。虽然近十年来,中国包装企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国际包装厂商相比,还显得相对弱小和分散。中国有名的包装厂商——广东东方包装材料厂虽已进入中国高科技100强行列,但其产量和销售额都不能与国外相比。入世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亦给我们提出挑战。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必将改变中国包装行业小而分散的“麻雀战术”,促使20000多个包装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   如何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我们包装业虽然和汽车业、纺织业、电信业、服装业等行业不同,但也进行了积极研究和讨论,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我国从1986年开始谈判“复关”,已经过去13年了,但我们大多数人对世贸组织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入世的精神准备不够。因此,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是适应挑战的第一任务。我们要树立国际市场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以及讲法制、重标准、重信用的世界观念,除了重视商品包装的装潢图案和外观设计外,还要注意包装的安全卫生、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掀起一个“入世新潮热”。   2、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国内市场的大门要打开,外面的冷风冷雨吹进来,势必要影响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朵。因此,我们的包装企业一方面要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包装质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联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在“入世战略”中,香港管理协会的高级经理梁任荣先生提出了“联合发展”对策。毋庸讳言,我国2000多个包装企业中大多数都很小,面临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会出现两极分化。大企业纷纷联合,小企业便逐渐被淘汰,包装行业也必将走联合发展之路。联合中应避开“核心”、“中心”之争。首要考虑的是质量和价格要素,以取得更大发展。   4、加强包装的国际标准化。   毋庸讳言,我国产品包装的国际标准化离ISO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执行质量标准ISO9000、环保标准ISO14000、安全标准ISO16000等方面更为明显。我国塑料包装的回收标识普遍缺少,啤酒瓶爆炸事故的不断发生就是常见的例子。   1984年2月,我国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包装技术委员会(ISOTC122)的成员国,为我国执行国际包装标准创造了条件,今后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5、提高商品条码技术水平。
  正确使用商品包装条码,是加入WTO的基本要求,也是新一轮商业革命的需要,更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我国商品包装条码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商品条码重码、印刷位置错误、条码色彩错误、使用码制错误、发生拒读误读等等,尤其需要加强管理和使用隐形条码。   6、加强产品包装的国际权威认证。   进入世界贸易市场的产品包装一般应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标识。其中,国际通用的ISO9000、ISO14000、ISO16000和二维商品条码是包装标识中的重要环节。1997年5月,中国与美国签署了推广应用二维码PDF417(迷你数据库)的文件,但进展不快。今后在加强条码管理的同时,应该大力采用国际通用的二维条码,以增强产品竞争力,争取更多的产品包装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
  总而言之,在国际大市场中,包装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而中国入世,包装应当先行。 我国包装行业要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条件,抓住WTO的130多个成员国向我国逐步开放市场的机会,深化改革,发展包装,在新世纪创造中国包装业繁荣兴盛的新局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