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进口出口 » 正文

加入WTO对中国展览业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99-10-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5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展览业将为外商在中国寻找商机
●展览业被称为“城市面包”,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加入WTO,中国的展览市场将更加开放,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国际展览公司顾问岳祖德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指日可待了,中国入世,绝大多数人士认为利大于弊,当然就某些行业而言,则是喜忧参半。
  那么“入世”对中国展览业将有什么影响?这是中国展览业界最关心的事,许多业内人士正在讨论这个课题。
  中国展览业与“入世”的关系
  1.展览业的作用决定了其“入世”后的地位
  展览业在国际交往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国际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又是宣传的窗口,在流通领域和信息领域充当重要的角色。它对促进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引进,促进中外合作,吸引外资起到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推进口”。据不完全的统计,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每年展会贸易成交约250亿元以上。近年来,广州交易每届成交额超过一百多亿美元。北京第三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共签约60亿美元的成交金额。同时,举办展览对提高国民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被称为不出国的考察。所以展览业的作用非常重要,加入WTO后,世界各国都将来中国寻找商机,寻求合作的机会,因此,展览业的作用更为重要。     
  2.展览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
  展览业是一门系统工程、综合经济,又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它与相关的行业关系都很密切,涉及面广,包括展览营销、展览工程、广告宣传、运输报关、商旅餐饮、通讯交通、城市建设等等,据业内人士估计,展览会本身效益收入为“1”,而带动其它产业的经济收入为“1O”。所以,展览业又被称为“城市的面包”,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发展展览经济,投入巨资重视展馆建设,一般中等规模的场馆约20万平方米,大型的场馆在4—50平方米以上,解决了城市就业问题,繁荣了城市经济,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最近刚结束的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轰动了京城,盛况空前。据有关方面估计,门票收入约500万元,组织者的营业收入约七八千万元。境外参展商的交通费、生活费超过300万美元,外国参展商的运输保险、工程装修的支出更为可观。宝马展台耗资150万马克(折合750万元人民币);德国大众展台全部装修材料是从德国空运而来,全部工人都从法国请来,所需费用可想而知。国内参展企业700余家及外地观众的吃住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都是对北京市相关行业的贡献。  
 3.“入世”后中国的展览市场将更加开放
  中国正式“入世”后,展览市场将更加开放,外国展览业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第一,参与展览市场的竞争。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展览公司已经进入中国展览市场参与了竞争,它们已与中国合资兴建展览场馆,合资成立展览公司和联合办展等等做法。第二,国外展览业进入中国市场将享受国民待遇。当然,中国“入世”到外国同行全面进入中国还有一段“缓冲期”,中国同行还有一个调整和准备过程,例如目前我们展览市场收费采取双轨制,价格“内外有别”,就严重地违背了国际的一般做法。展览计划立项审批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做法。曾经出现过海关规定办展单位缴纳滞押金等等土政策都应修改,必须符合国际展览业的游戏规则。第三,中国参与国际展览市场的竞争目前仍处于劣势地位,我们的人员素质、场馆条件、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差距较大,因此作为服务行业的开放都必须研究对策。
  中国展览业的现状与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览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手段,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展览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世界展览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尚处于劣势地位。
  1.展览场馆规模落后,面积尚小,差距较大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不惜巨资建造大型的现代化的展馆,作为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在举办国际博览会方面堪称世界一流,它拥有21个博览会场地,展览场馆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其中汉诺威博览会展览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一般中等博览会场馆都在20万平方米左右。日本政府投资19亿美元在东京建设了一座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成为东京城市的象征。中国展览场馆面积小,且比较分散,全国大约有140多个展览场馆,例如,北京有6个供来展用的展馆,合计11.2万平方米,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最大,只有6万平方米,占地不足15万平方米,且没有足够的停车场。上海4个展馆合计7.5万平方米,其中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最大,只有3.5万平方米。
  2.展览场馆条件落后,服务配套设施落后
  中国展览场馆的条件落后,设备简陋,例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是国家级的场馆,整体规划落后,缺乏前瞻性,交通拥挤,特别是开幕当天,展馆内外车辆堵塞,以至于影响国家领导人和外宾参加开幕活动。展馆扩建缺乏资金,靠自筹资金建馆水平不高,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展览场馆的管理水平不高,例如,中国展馆的厕所普遍不好,展览会场垃圾满地。同国外展场内外清洁干净,形成鲜明对比。
  国外展览场馆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汉诺威博览会期间,火车可以直通会场,从机场到会场有直升机提供交通服务,只需8分钟。从市中心到博览会场可乘地铁,只需5分钟,开车的观众通过电子导向系统直接开往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博览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整个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中城。法兰克福博览会有10个展馆,室内29万平方米,室外面积7.6万平方米,展馆之间有免费的穿梭巴士,以车代步。进入场馆内,上下楼层都有自动扶梯,楼层内有滚梯,传送观众,客商和观众既省力又省时。慕尼黑博览会设施先进,共有10个展厅有如下特点:①展厅没有柱子。②整个会场可以自由分开使用。③所有展区的使用价值均等。5整个大厅内人们可以找到自己要看的展台。⑤配备优良的观众导看系统。⑥预留充分的展品传送周转区。⑦在场地东西两处入口处都有地铁、高速公路联结。共有1.3万个停车泊位。⑧场地设有专门为参展商和观众的休息绿地。德国的博览会都配备了会议中心,服务设施先进齐备。
  又如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东京都投资19亿美元的现代化会展中心,交通方便,有二条地铁直通会展中心。有直达会展中心的汽艇专用线,从羽田机场到达会展中心约15分钟。除公共汽车专用线外,还有首都高速公路直达展览馆。东京国际展览中心面积8万平方米,共10个展馆,构成大跨度、大空间、大面积的展览环境。另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饭店和自助餐厅等,让来宾在这里过得愉快和舒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会议中心是建在离地面58米的倒三角结构的会议楼,成为东京城市建筑的象征,内部可容纳1000人,在主体会场周围还配备中小会议室10间,具有最新管理系统设备,可堪称世界一流。
  而我们展览场馆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相比差距很大,当然,目前有些沿海城市都在筹建新的会展中心,投入巨资,并请国外的建筑设计师竞投方案,若干年后中国的展馆面貌会有改观。   
  3.中国的办展水平还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展览业发展很快,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全国举办展览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其中国际展占48%,国内展约占52%。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1986年展览中心办展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98年超过了70万平方米,年平均递增率为11%,其中纯国际展面积1998年比1988年10年增长30%;另一方面,国际展中国内参展发展也非常快,国内参展面积比例扩大,1988年到1998年,10年增长9培,平均增长率为25%,现在有些国际展国内参展面积达到50%左右。展品水平提高,展台特装修也有不少的进步,正与国际接轨。同时,展览会走向了定期化和品牌化,1998年全国定期展已达到176个,其中在国展中心有57个。展览品牌化也在逐步形成,如北京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又如国际汽车展、服装服饰展、计算机展也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也要看到目前中国展览业水平问题不少,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外展览发达国家比较,中国举办的国际展不论是面积规模或参展商人数和办展水平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例如,德国汉诺威博览会年营业额4亿马克,每年举办展览50个,参展商24800家,国内16800家,国外8000家,观众人数250万人次,国外观众26万人次,观众质量层次很高,大多数为专业观众、贸易人员。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每年举办110个活动,观众1100万人次。因此不论是展览内容、规模、水平都还比不上国际水平。另外,在管理水平和办展人员素质方面参差不齐,国内许多办展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培训,随着中国“入世”,展览业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人才,没有一大批展览精英或一大批展览高级人才群体,中国的展览业要赶超世界级水平是不可能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