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基于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断延伸和升华绿色理念
天冠,改制前为南阳酒精总厂,一家以酒精为主导产品的企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转轨变型时期,酒精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全国与南阳酒精总厂类似的兄弟厂家16个,有15家倒闭或转产。当时,天冠决策层从当时的“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提法中受到启迪,制定了“以酒精为基础,以酒精深加工为主导,以综合利用和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夯实了酒精基础,拉长了酒精产业链条,衍生出沼气、二氧化碳、饲料等综合利用产品,企业据此抗住了风险,也确立了“绿色理念”。
进入上世纪末,天冠开始延伸绿色理念,率先提出开发生产燃料乙醇,得到国家大力支持。2001年4月,天冠建成国内首个依托原生产线改造的2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后又新上一套30万吨新生产线。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生产燃料乙醇119万吨。经测量,乙醇推广区域CO、HC平均值分别下降30.8%和13.4%,绿色能源带来的环保效益非常突出。
天冠又进一步升华绿色理念,把纤维乙醇、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等的研发作为重点。国内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已在天冠试产成功,利用秸秆、草木、树叶甚至垃圾生产清洁能源,开辟出再生能源产业化之路。天冠已产业化生产的PPC全降解塑料,其产品在使用中丝毫不逊于普通的塑料制品,而且作为垃圾扔掉后,时间不长即可在细菌作用下被全部降解。
“取之自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记者在天冠集团看到的这12个醒目大字已融入天冠人的头脑。绿色理念成为天冠人实施绿色革命的强大思想基础。
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
专家告诉记者,天冠以生物发酵生产乙醇为主业,原本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行业,但这些年天冠实现了健康发展,并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关键在于天冠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循环经济之路。
结合产业实际,构建循环模型。如燃料乙醇生产需要1∶10的大耗水量。天冠在新厂设计建设中,建设一座污染处理厂,引入附近河流的地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实现循环利用。现净化处理地表水每小时达5600吨,企业生产用水也由原来每单位100吨减少为13吨以下。
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多层次增值。天冠谷朊粉的开发最具说服力。酒精、燃料乙醇生产主要是经过粮食发酵提取其中的糖分,而粮食的蛋白质成分往往成为副产品,天冠在加工的粮食蛋白中提取的谷朊粉,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天冠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谷朊粉出口基地。在天冠,麸皮、谷朊粉、生物解体、沼气、二氧化碳、PPC塑料、有机肥料等20多个拉长产业链条的产品已成为企业效益的新生点和开发新产品的经济支撑点。
坚持综合开发,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目前全世界酒精生产过程中唯一没有被利用的最大废弃资源。天冠通过多年研发攻关,用二氧化碳聚合PPC全降解塑料这一高科研产品,对最终解决“白色污染”这一世界难题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天冠用酒精滤清液开发生产的沼气产品,最高年产量达1800万立方米,南阳市20多万居民使用沼气当生活燃气,成为全国第一座“沼气城”。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天冠集团实施绿色革命并取得巨大成效,自主创新是重要的助推力。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公司老总、车间主任、技术骨干、普通员工的众口一词:“没有天冠集团创新性的科技平台,就没有天冠今天的科技创新成果。”
天冠集团几年前就把科研基地建在科研中心城市,实行借力借脑开发。企业与清华大学有合作科研室,在上海组建“天之冠”国家级高水平研发基地,与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参加企业科技发展和项目研究的教授级专家12人,博士生、博士后56人。
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使天冠占领了科技制高点,有了“绿色革命”的科研支撑。近年来企业获得科研成果124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部级56项,重要发明专利和专用技术16项,多项成果在全国同行业推广。企业的“生物能搅拌生产沼气技术”不但获国家发明专利,还受到联合国有关部门关注,并被列为具有世界性推广价值的技术项目;新材料1,3丙二醇项目作为“十五”重点科研攻关课题通过了国家的成果验收,天冠集团由此成为继美国杜邦公司之后全球第二个使该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天冠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完全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拥有多项创新性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原料多元化清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有着巨大影响,已有多个国家正与企业洽谈技术合作。
天冠在实施“绿色革命”中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1999年以来的8年内,天冠集团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达到68.98%和146.84%,目前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1亿元。“绿色革命”已为企业开辟出广阔空间,天冠正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