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会2013年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省会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并将通过主要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等“六项工程”,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方案》指出,今年将重点突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通过主要河流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企业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污染源控制和污泥规范化管理等“六项工程”,使洨河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标准;滹沱河、邵村排干渠、汪洋沟等主要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主要水质指标,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洨河流域生态环境将初步恢复
6月13日前,要完成桥东污水处理厂10万吨扩建及60万吨脱色、市区雨水管网导改、总退水渠清淤、东南区雨污管网和泵站建设、洨河生态恢复、5000亩河滩绿化等后续工程;确保洨河流域水污染状况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初步恢复。
在洨河沿线包括红旗大街西泄洪渠桥、总退水渠环城水系桥等在内的39个主要路口,安装高倍视频监控及网络传输系统;8月底前,对洨河流域内40家重点企业安装排污总量远程监控系统。
年底前,在新乐市、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元氏县、赞皇县、井陉县、平山县、矿区、出市境和循环化工基地出入境考核断面,建设1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并投入试运行;确保排水单位入河排污口水质COD浓度控制在50毫克/升以内,对直接排入河流水质COD浓度超过50毫克/升的企业,责令停产治理。
岗南水库上游建设拦截导污工程
年底前,建设岗南水库上游拦截导污工程,防范上游来水对岗南水库造成的环境风险,利用引冶总干渠、引岗渠线路,新建滹北渠和引岗渠连通工程,在渠道沿线设拦污工程和治污基础设施,边治边导,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9月底前,启动建设岗黄水库上游入境水预警监测系统,在与山西交界处,建设滹沱河来水自动监测站和冶河来水自动监测站两套预警监测系统,提高环境应急人员对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能力,形成完整的水源地预警应急防范体系;10月底,启动实施岗南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提升改造工程、黄壁庄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
取缔生活污水入岗黄水库排放口
年底前,完成岗南、黄壁庄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清理工作,消除水源地安全隐患;8月底前,对岗黄水库上游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石材加工企业,进行集中清理,一经发现,立即停产;对不具备补办条件或未按期补办的,依法予以取缔;对具备环保审批手续的合法企业,要按照环评及相关环保要求进行治理。
年底前,规划设计绕行岗南、黄壁庄水库交通道路,并推动实施,强化两水库水源地水源保护交通管制;如在岗黄水库上游和水源地保护区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将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对岗黄水库上游河流中影响水质的水生植物及时清理;年底前,在滹沱河、沙河、磁河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各建一眼水质监测井。
年底前淘汰11家造纸企业
年底前,将淘汰11家造纸企业,到2015年全部完成31家造纸企业有序退出;对全市日排水量在30吨以上的113家化学工业、造纸、皮革、酿造、食品加工、饮品业、制药、焦化行业中,未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的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实施全天候监控。
开展中水回用示范小区建设工作。年底前,在具备条件的机关、学校、住宅小区,完善11座再生水回用系统;年底前,集中开展162个餐饮、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今年,省会将稳步推进水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其中,年底前,完成元氏县槐东污水处理厂等7个新增污水处理工程、赵县清源污水处理厂等4个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并通过验收;完成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土建工程。
年底前,21个部级规模化畜禽养殖示范场,要全部达到粪污无害化标准要求;12月底前,桥东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初步形成600吨以上日处理能力;对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不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责令进行修复和治理;污泥处理处置单位不得超能力接收污泥,禁止个人和没有获得相关营运资质的单位从事污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