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得以MBO,是因为公司是集体企业,国家没有投入资金和资产;公司1998年上市时销售收入4亿元,2008年为5.2亿元,确实成长不快。”6月12日下午,京山轻机(000821.SZ)总经理李健直言。
当日,京山轻机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间隙,公司董事长孙友元之子李健首度接受媒体和投资者提问,正面回应MBO质疑,倾诉公司长不大的烦恼及京山轻机发展战略。
这次股东大会通过《关于京山宏硕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湖北省京山轻工机械厂所持京山京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41.80%股权的议案》,宏硕投资是京山轻机管理层共同控股的公司。
根据公告,此次收购所花费9100万元,除自有资金4600万元外,其余均来自京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并购贷款。至此,全国首例上市公司管理层并购贷款MBO案例收官。
长不大的烦恼
尽管对管理层MBO争议很大,但由于会议现场京山县国资局局长亲自宣读文件,同意京山轻机管理层收购,投资者对集体企业出身的京山轻机管理层MBO持谅解态度,予以放行。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作为国内最大的瓦楞纸板包装机械生产商,上市11年的京山轻机,为何陷入长不大的怪圈?
参会的上海金瑞达资产董事兼研发总监张久海则指出,如果投资者从京山轻机上市时持股至今,仍为亏损。
京山轻机公开资料表明,1998年,公司发行5500万股,募集4.05亿元。2002年,公司增发3641万股,募集1.91亿元。1998-2008年,累计派发红利(股)3亿元,累计净利润5.8亿元。截至2008年底,公司净资产11.24亿元。其中,有5.96亿元是从股市募集。
有券商人士指出,京山轻机这种低回报公司,两市不到40家。某种程度上,京山轻机似乎创造了奇迹。
与上述数字佐证的是,京山轻机1998年上市后,10年来,收入从4亿增加到5.2亿(2004主营收入最高为6.1亿元),但利润从9200万元下降到2008年528万元,10年来收入缓慢增长,但利润加速下滑。公司上市时毛利率为33%,2002年为19%。此后,毛利率基本稳定在20%附近,但净利率节节下降,主要原因是费用率持续上升。
对上述质疑,李健回应,公司利润不断下滑主要是竞争加剧。
李健称,2001-2005年是行业发展高峰期,引来众多竞争者参与,大量民营企业、台湾企业及欧美企业进入,京山轻机为抢占市场,进行大规模扩张。2002年销售250条生产线,但带来了大量应收款,目前2年以上的应收款约4800万元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5-2008年,大量同类企业倒闭,内资主要竞争对手——肇庆、邯郸、天津三大厂纷纷倒下。至今,内资企业中有规模有品牌能批量提供生产线的仅剩京山轻机。
针对上述困境,李健称,公司2005年后,战略上进行重大调整。一是转向中高端市场。放弃单条生产线价值在300万元以下的低端瓦楞生产线,主攻中高端市场。低端市场提供者众多,技术含量不高。
“该战略实施4年来,京山轻机在中高档市场的占有率已达50%-60%,台湾厂商占30-40%,欧美厂占5%-10%。”李健透露。
并购战略
遗憾的是,金融危机给京山轻机战略调整以致命一击。李健称,公司今年海外市场销售下降90%。
京山轻机一季报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主营收入8222万元,净利润亏损350万元,而京山轻机去年同期数据为1.16亿元和431万元。
目前,公司17条生产线价值1.1亿元已完成生产,尽管已付定金,但客户延迟提货,形成存货。
李健介绍,公司未来发展上,首先将做好原有主业延伸。公司在纸板生产线设备上的占有率已较高,除开拓海外市场,已没有大的发展空间。这种情况下,公司计划从瓦楞板生产线向下拓展到纸板箱和印刷设备,拓展方式是收购业内优势公司。
知情人士介绍,近半年来,京山轻机管理层频繁考查国内企业,已锁定一些收购目标,但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但公司没有放弃收购兼并,预计年内能成功收购1-2家目标公司。此说法,未得到京山轻机证实。
李健宣称,如果收购不到想要的瓦楞行业目标公司,公司将在其他产业寻求发展机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京山轻机管理层亦认真考查过诸如磷酸铁锂等产业项目。
“现有财务条件下,银行贷款可以为企业新增6亿-7亿元,这些资金将被用于产业链延伸和新产业发展。”李健说。
张久海认为,过去10多年,京山轻机始终都是以最保守的思路发展,很少借银行贷款;产业上也很保守,从未没想过收购公司,对产业进行整合。就连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广东肇庆机械厂倒闭时,京山轻机亦没有设法收编,结果肇庆厂员工创办了三个工厂与京山轻机竞争。
不过,京山轻机态度已明显发生变化,将利用收购兼并的渠道,在目前行业十分低潮的时期,整合国内瓦楞设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