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周霞的“智高点”软件公司每年都能为国家上交近5万元的利税,随着2009年金融危机的加剧,“智高点”的效益开始下滑,如何度过经济寒冬,重新回到正常经营轨道,是周霞目前最关心的事情。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像“智高点”这样的中小企业,全中国有4000多万家。乍一看,它们如同恒河沙数,单个分量也许微不足道,但当它们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却足以影响到国计民生。“我国的中小企业对全国GDP增长贡献超过50%,出口超过70%,税收超过50%,解决就业人口超过70%。”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委员用几个直观的数字向记者证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就业和保发展的关键就是保中小企业。
“小的”就是美好的
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名著《小的是美好的》就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
“在我国那些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商业、服务等行业中,中小企业往往是主体。即使是在规模经济十分重要的制造业中,大企业是‘红花’,但仍需要作为‘绿叶’的中小企业提供零部件以及相关服务来辅助。”王文彪委员说。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就业容量大、就业方式灵活的优点,为全国城镇居民提供了77%的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最能够吸纳就业的是中小企业。”因此,天津市商会副会长王永正委员指出,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抵御经济下行的关键。
同时,诸多中小企业也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正如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邓中翰代表所言,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愈加具有活力,成为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酝酿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已成为主体。在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和县域经济,形成了行业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000年以来,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大大高于年均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融资“供暖”度过经济寒冬
在汕头经营阀门厂的赵鸿文,想趁目前投资类产品价格下降的时机买一台车床,以扩大生产规模。但几经考察,该设备降价后仍需100多万元。流动资金不足的老赵无法向银行借贷,除了向亲朋好友借钱以外,他只能选择利息很高的民间“黑钱庄”。“融资是主要问题,但生产规格如何把握、员工定期培训、收货款困难等也都是麻烦,真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们。”
“拿广东地区来说,2009年以来,全省1月份外贸出口骤跌三成,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香港裕华国产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国春委员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下,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出口下滑、原材料成本上涨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难题,“核心竞争力、信用支持和管理基础的缺失是造成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与余国春一样,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体制研究所所长毛蕴诗委员早在2005年就开始关注中小企业问题。在经历了中小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发展的繁荣与落寞后,他认识到,“很多中小企业都以‘三来一补’为主,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后续研发力量不足,所以在金融危机面前,防御能力有限。”
同样,在邓中翰代表看来,虽然中小企业机制和管理较为灵活,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船小好掉头”,但一个大浪过来就翻船了,这成为它应对经济危机时的一个致命弱点。“只有当中小企业能够置身于一个资源共享、关联密切的产业集群环境中,才能形成在市场上乘风破浪。”
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刘光复委员也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消费市场紧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真正感觉到了“寒冷”。政府如何用“有形之手”为中小企业“供暖”,解决融资困难、搭建公共平台,正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输血之余仍需“练好内功”
30岁的周川2005年来到青岛,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凭借诚信经营,他在韩国拥有诸多稳定的客户。2009年,服装出口业普遍面临困境,周川也没能幸免,而此时最需要资金的他却意外得到一笔“救命钱”:“我们青岛最近出台了中小企业帮扶政策,凡是在青岛注册、成立时间满3年、经营稳定的中资企业都可以申请‘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在无需提供抵押品的情况下,获批的中小企业可获得最高达100万元人民币、最长达3年的信用贷款。”周川高兴地说。
作为企业家,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的企业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所以他深知中小企业发展的不易。“尽管中央很重视,央行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据王文彪委员介绍,考虑到现实操作起来的风险和成本,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现状是“政府热、银行冷,银行的管理阶层热、银行的信贷部门冷,宣传得很多、发放得很少。”虽然银行也是企业,不能不考虑收益的问题,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乎国家大局的事情,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地用经济规律来衡量。”在今年两会上,王文彪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落实,并呼吁加快规范和利用民间资本等提案,“希望中小企业的发展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障。”
“中小企业要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在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曹小红委员看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只有资金匮乏这样一个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在调整结构中达到提升和创新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她呼吁,国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出口企业和项目、基地建设的国际化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并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信息化建设火炬中心专项资金支持,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认为,经济危机促成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小企业应该在代工生产的同时,抓紧时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价值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位,“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高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3月10日,在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时,上海代表团戎光道代表表示: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同台竞争、施展能力的机会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