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一位学生为喂小鸟而饲养黄粉虫,无意间发现黄粉虫在吃塑料。随后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她发现,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吸收塑料后可以正常生长并繁殖,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有机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发展和强化。她的这一发现在全国第18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些媒体认为,这一发现可以用于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
塑料的降解问题一直为业内所关注。塑料制品很难生物降解,因此在环境中会大量积存。据专家介绍:塑料垃圾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一般降解周期为200至400年。被抛弃的塑料垃圾不仅严重损害环境,造成土壤恶化,影响作物生长,被牲畜误食后还会造成牲畜生病甚至死亡,塑料垃圾被抛入河流、湖泊又会影响航运,使水质变坏。另外,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二英”,对人体有害。
该学生的这一发现,如果能够用来治理‘白色污染‘,当然是件好事。从理论上讲,用黄粉虫来处理白色污染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却很大。黄粉虫属于小型生物、杂食,高聚有机物不是其主要食物,这就使在利用的同时,必定消耗其他资源。另外,一般“白色污染”物带有较强的毒性,使作为高蛋白饲料的黄粉虫能否继续将塑料作为饲料,就成了一大问题。当然,还有其处理能力和成本的比较。
事实上,解决白色污染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从源头和源尾并抓即控制使用或回收利用;其次是寻找替代产品;第三是寻找可工业化处理的生物降解方法。因此,鉴于目前‘白色污染‘仍呈蔓延趋势,笔者认为,当务之急一是应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约束机制,也就是不仅要向使用者开征‘塑料袋使用税‘,同时也要向生产厂家开征“塑料袋污染治理税”。二是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制订严格的质量标准,延长其使用寿命。规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的行为,遏制滥产滥用和乱扔乱抛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袋的地下黑工厂黑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严禁进入市场。同时,提倡“绿色消费”,使消费者养成少用或重复使用购物袋的良好习惯。三是建议有关科研机构能尽快研制出既可替代塑料袋功能,又不会污染环境的更新产品,还人们一片洁净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