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技术 » 回收利用 » 正文

淘汰发泡塑料餐盒还需立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1999-10-29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5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为彻底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7月2日,济南市工商局下发了《关于检查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分局对辖区开展“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专项大检查,并再次重申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违规者严惩不贷。“通知”下达的第二天,各分局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超市、酒店、快餐店、大专院校、医院和机关食堂等进行了检查,对仍在使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全部予以查扣。
  “通知”下发至今,省城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情况到底怎样呢?记者走上街头,对一些酒店、快餐店、饮食摊点、超市和批发市场进行了暗访。
  不能光图挣钱,也要讲环保
  7月6日中午,记者走进位于山师东路上的米香居盒饭店。来这里买盒饭的人很多,所用的餐盒全部是可降解的。该店李经理告诉记者,7月3日从报纸上看到市工商局下达的“发泡塑料餐具不得再用”的紧急通知后,店里马上停止使用,并购进一批降解餐盒。在这之前,店里用的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每天需用1000个左右,每个8分钱;改用降解餐盒后,成本增加一倍,原因是降解餐盒每个批发0·15元。仅此一项,饭店每月将比以前增加成本2400元左右。“饭店不能光图挣钱,也要讲环保,顾大局。”李经理毫不惋惜地说。
  之后,记者又暗访了山大、山师大学生食堂、北园大街几家酒店、大润发超市、绿地超市、黑虎泉西路四喜居快餐店、如意大酒店、七里堡厨具批发市场,这些地方都按“通知”要求停止使用或销售发泡塑料餐盒,而使用和销售降解餐盒。
  视“通知”为儿戏,发泡塑料餐盒照用不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记者又对十几家大小酒店和街头饮食摊点进行了暗访,发现继续使用一次性餐盒的占到95%左右。
  在经十路一家快餐店,记者看到,柜台上摆放着40多个装有米饭的发泡塑料餐盒。“市工商局已下发紧急通知,不许再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你们怎么还用呢?”记者问一负责的女同志。这位女同志不以为然地说:“年年喊不让用,年年饭店都在用。再说‘通知’又不是法规,能起啥作用?”
  位于南门附近的某三星级大酒店也是如此。不但食客饭后打包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就连员工食堂也在使用。问服务员是否知道不许再用时,回答知道;再问知道不让用为何还用时,却说:“以前进的发泡塑料餐盒多,用完后就不再用了。”
  街头饮食摊点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更为严重,几乎达到100%。在山师路,一位推三轮车卖盒饭的男子告诉记者,每天能卖出30多盒饭菜,一个月下来就达1000盒左右。东外环有一条饮食摊点街,记者在这里看到,几十家卖饭的都在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通知’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了,说是不让用和重罚,只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我们年年在这里卖饭,有时也有来检查的,检查过后,大伙还不是照用?”几位摊主说。“不让用发泡塑料餐盒,那让用什么?”一位女摊主问。记者告知用降解餐盒后,她说:“降解餐盒太贵了,小本生意用不起!”
  靠行政措施不行,还需立法强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年消耗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约100亿个左右,济南市每年约在70万个左右。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不易降解(自然降解时间约100年以上),抛弃在自然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国外发达国家早已立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近几年也陆续颁布地方性法规禁止使用。从我省情况看,青岛市于2001年就出台了《防止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塑料包装袋污染环境管理办法》,并有5家企业生产环保餐具和包装袋,既有效解决了发泡塑料餐具污染环境问题,又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作为省城济南,这几年也一直在“清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或不定期检查,或下“通知”禁用。但“通知”只是行政措施,其缺乏法律规范中的制裁部分,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以致“通知”、检查过后,发泡塑料餐具照用不误。由于“通知”中缺乏法律规定,执法过程中“无法可依”,力不从心。
  看来,让社会、广大公民认识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危害性,做到不生产、不销售、不使用,光靠下达“禁用通知”、阶段检查还远远不够,必须尽快立法,用法律制裁违规者,才是上策。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美国1985年人均消费包装塑料量就达23·4公斤,为此他们出台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废旧包装塑料采取回收和替代双管齐下的方式防治,基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的危害。纽约等10个州还相继出台了废旧包装塑料补助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出台的《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与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都明确了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把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塑料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商品的权利挂钩。印度有关法律规定的更为严格: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违者将面临最高刑期为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数额为10万卢比(2564美元)的罚款。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