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菜上市时,储藏过冬菜仍是哈尔滨市市民此时的“重头戏”,与以往“大批量”购买秋菜不同,今年“小包装”的秋菜成为市民首选。而这小小的包装袋却折射出了市场的大变化。
菜农跟“潮流”秋菜大小包装“混搭”上市
从供应秋菜期开始,克山菜农刘英和丈夫每天早上6点左右,都会把装着秋土豆的货车停在通达街和木兰街的交叉口,他们把三袋土豆平放着摞在地上,作为“支撑点”,接着再把两袋样品从车上搬下来,“靠”在“支撑点”上,让购买秋菜的市民能够看个仔细。
这两袋土豆一袋是二十五公斤的“大包装”,一袋是十七点五公斤左右的“小包装”。刘英说:“车上装了七八千斤的秋土豆,共有400多袋,大小包装各占一半。小包装是今年新弄的,前两年进城卖秋菜,很多买秋菜的人总问有没有小袋装的土豆,今年我们干脆弄了一半小包装。”
记者又走访了哈市多个早市和秋菜销售摊点,发现很多菜农都将土豆分为大小两种包装,而大葱也是分为大小捆,据这些菜农介绍,市民在购买秋菜时,都将十七点五公斤左右的“小包装”土豆和十公斤左右的“小捆”大葱作为首选。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部分菜农在2006年前后开始把秋菜包装“缩水”,随着市民对“小包装”需求的增加,2007年市场上“小包装”秋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菜农也深知仍会有部分老人固守着要“大批量”储藏过冬秋菜的习惯,在准备“小包装”时,也不忘备着“大包装”的秋菜,这样就出现了大小两种包装的秋土豆“共处一车”的景象。
如今秋菜储存仅仅出于生活习惯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哈尔滨市区秋白菜价格在0.3元/公斤—0.4元/公斤,大葱价格在0.4元/公斤—0.5元/公斤,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他秋菜如土豆等价格较去年略高,但也并未高得离谱。
“小包装”秋菜在今年“大规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价格的原因,而是人们的需求改变所致。
采访道外区桦树小区的李阿姨时,她正在小区院子里把秋白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她告诉记者,今年秋土豆只买了十多公斤,大葱也只买了一捆,只有白菜买的多,因为要渍酸菜,她说:“市场卖的酸菜不如自家腌的好吃。”
与中老年人不同,“储藏秋菜”并不在结婚一年的市民魏刚的计划中,他和妻子工作很忙,而储藏秋菜对他们来讲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葱要剥皮,白菜要不停的翻晒,再说现在市场上什么都不缺,随吃随买。
事实上,像李阿姨这样衷情于“小包装”的中老年人正在逐年增多,对他们来说,“储藏秋菜”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而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年轻人的思想中,“储藏秋菜”只是物质匮乏时代一种必要的措施,而他们知道现在的市场并不会因为季节的缘故出现物质短缺,所以大多数人都放弃储藏秋菜。
“小包装”背后的大保障
秋菜从上世纪80年代的百斤“超大包装”,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三十五公斤左右的“大包装”,再到现在的十七八公斤左右的“小包装”,包装的转变是市民对冬季蔬菜的观念的转变——不再局限于吃饱吃好,更多的是吃“绿色”吃“新鲜”,也是农民顺应市场,积极主动做出“战略”调整的表现,而更主要的是市场物质供应的充足。
市场人士指出,受地域和气候原因,哈市以往冬季农贸市场的蔬菜不仅价高,且种类有限,因此市民需要大批量购进过冬秋菜;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的普及,本地菜农种植蔬菜不仅提高了产量,同时也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确保了市场蔬菜的供应;市场的畅通也让外埠菜在“第一时间”进入哈市市场,保证了哈尔滨蔬菜市场种类齐全,更让市民能够在冬季吃到夏季菜。
据了解,与以往不同,哈市周边近郊的大部分菜农会将秋菜分成两批出售,“先头部队”主要保证秋菜市场的供应,后者则被储藏在自家的菜窖中,等到冬天时再“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菜农储菜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到春节时,菜价一般是秋菜价格的几倍。
市场上蔬菜质与量的保证和种类的丰富,让“小包装”秋菜在市场受宠,而以往大批量的购进秋菜以备冬季食用,也将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