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谁又曾预想到在它诞生的几千年后,一个出生于中国东北军人家庭的中国女性靠着这一张张纸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并成为了当下中国第一女首富。
依靠废纸赚得“第一桶金”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军人家庭的张茵,至今仍保持着浓浓的东北口音。尽管幼时家境清贫,还要照顾七个弟弟、妹妹,但回忆起那段岁月,她却感到分外甜蜜。她说:“那时虽然只能逢年过节吃上肉,衣服也是修修补补,但正因为物质上的稀少才让我觉得拥有的可贵。父母也总是鼓励我们独立自主地去面对人生、解决问题,这也为我现在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张茵很晚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毕业后她先后在工厂做过工业会计,在深圳信托下属的一个合资企业做过财务工作,还在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做过包装纸的业务。恰恰是香港公司的工作经历使她看到了创业的商机,也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方向。
1985年,28岁的张茵只身带了3万元到香港做起了废纸回收生意。回忆起那段岁月,张茵说道:“香港从事废纸回收的虽然是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但特别讲信义,与我特别投缘,再加上我坚持废纸的品质,又恰好赶上香港经济蓬勃时期,因此6年内我就完成了资本部分积累。”
这期间,张茵在广东东莞建立了自己的独资公司--东莞中南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活用纸。1990年,张茵将事业迁往美国,并成立了美国中南公司。从此,张茵的造纸原料公司中南控股开始成为美国最大的造纸原料出口商,并蝉联至今。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的纸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过500万吨,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在美国各行各业的出口货柜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中国市场成就“纸业大王”
张茵告诉《胡润百富》杂志:“美国丰富的纸原料市场奠定了我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也从国际原料市场看到了中国造纸市场的未来。“于是在1995年,张茵在东莞投资成立了玖龙纸业。”
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张茵却具有连男性都难以企及的魄力和眼光。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所用机器也是国产机,但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而且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为她世界第一的包装纸厂商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规划,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
她说:“我们在太仓有几千亩土地,在2000年前后这么大规模的拿地是绝无仅有的。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预投资使得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此后几年,由于中国对箱板纸的需求不断增长,张茵不断投资大型造纸机,到目前为止,玖龙纸业已成为世界第八、中国第一的包装纸生产商。
今年3月3日玖龙纸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并最终获得了578倍的超额认购,募集资金38亿港元。由于玖龙的表现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在上市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指数、标准指数的成份股,并加入香港恒生综合指数。谈及今年3月的IPO,张茵至今仍感到十分兴奋。她说:“行业的成长性;以中南为基础,庞大、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玖龙管理层前瞻性的发展眼光、专一性的经营理念;超前的环保理念;完善的管理和配套服务以及规模效益是玖龙上市时获得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
未来:机遇与挑战同在
成功的上市带给玖龙纸业的是机遇,更是挑战。上市前,玖龙纸业只是张茵的私人公司,发展所需的各项资金只能靠自身的累积利润和银行贷款。而香港的成功上市给玖龙奠定了国际的资本舞台,使玖龙有机会抓住更多的机遇。
张茵说:“没上市前,市场有些需求虽然存在,但我们不能完全满足抓住市场需求的机遇。上市后,玖龙将更好地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我们最近刚刚获得3.5亿美元的银行贷款,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至明年的535万吨,2008年的715万吨,届时资本开支将达到总共70亿元。”
在张茵看来,挑战就是当市场低增长时,如何建立企业的成本优势。虽然中南控股是玖龙纸业的大后方,但张茵绝不会区别对待玖龙和其他的客户,因为透明、公正的价格是中南的立业之本。所以她更为关注如何在研发和控制成本方面有所创新。
此外,张茵的专注也是不多见的。她非常确定地说:“玖龙纸业将不会进入新闻纸领域。”但她现在所经营的包装纸客户却是相当多元化的。她说:“玖龙的客户都是全球性的,最大客户只占其销售总量的3%,40%的客户都是国外企业和直接出口部分,包括许多财富500强企业。”
张茵自己也许并不知晓,在荣登中国女首富的同时,她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在谈到对于女性创业的建议时,张茵是这样说的:“女性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要勉强;其次要有宽广的心胸和敢于冲破压力的决心;然后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平衡。此外,家庭与事业间的平衡也是女性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你的另一半必须与你共同对事业有着同样的专注与热爱,一切以事业为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这样才会有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信息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