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技术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提高本国技术标准水平为目的,纷纷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对本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为适应我国入世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需要,改变我国包装标准既不配套、不完善又繁杂无序,难以保护我国民族工业利益的现状,使得我国包装标准既能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利用包装标准这个武器有效地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冲破贸易技术壁垒,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课题。
1、我国包装标准体系
我国目前的包装标准体系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包装基础标准,包括工作导则、包装标志、包装尺寸、包装术语、包装件环境条件、运输包培育件试验方法、包装技术与方法、包装设计、包装质量保证、包装管理、包装回收利用等。由于运载工具如叉车尺寸等方面的标准与包装关系密切,作为包装标准体系的相关标准也列入第一层。第一层的标准适用于整个包装行业。
第二层为包装专业标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容器、集装容器、包装装潢印刷、包装机械、包装设备。这一层标准只适用于包装行业的某一专业。
第三层为产品包装标准,原则上按产品分类,结合我国当时的体制情况,分为机械、电子、轻工、邮电、纺织、化工、建材、医药、食品、水产、农业、冶金、交通、铁道、商业、能源、兵器、航空航天、物资、危险品等二十大类。
该体系在当时对于编制包装标准制修订规划和计划、分析研究包装标准项目和组织协调,以及包装标准化工作的科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和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原有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国民经济的需求,原有的包装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从生产和技术角度对有关包装技术、试验、工艺、管理等提出要求,比较适合计划经济体制。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加入WTO,参与国际贸易竞争,该体系就显得软弱无力,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和市场方面,几乎无所作为。因此说我国现存的包装标准体系失去了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指导意义,尽快修改包装标准体系,使之更加合理和完善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2、包装国家标准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现有各类包装国家标准约500项左右,其中包装标准化工作导则2项、包装术语标准约12项、包装尺寸标准约11项、包装标志标准约11项、包装技术与管理标准约19项、包装材料标准约74项、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标准约28项、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约169项、包装容器标准约74项、包装机械标准约21项、包装装潢标准约6项、产品包装及其标志、运输与贮存标准约152项、其它相关标准约21项。
这些标准构成了包装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这些标准的覆盖面来看,基本满足了包装及相关行业对标准的需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从标准的水平来看,一些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大部分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标准老化,可操作性差,相关标准不配套,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从包装标准的采标率来看,采标率约为50%左右,与一些行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从采标类别来看,试验方法标准采标率最高,达到85%左右,基础标准采标率达到55%左右,产品标准采标率最低,仅为40%左右。可以看出,试验方法标准由于更为通用,试验手段更易与国际接轨,标准编写人员综合素质较高,所以采标率较高;而产品标准由于国际标准没有完全对应的产品标准,对发达国家标准缺乏查询检索手段,标准编写人员往往不知道国外标准的情况,所以采标率相对较低,除了一些涉及危险货物包装的产品和钢桶、木箱等产品采标率和采标程度较高外,其它包装产品采标率都较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