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权威机构的消息显示,非典时期一次性餐具需求量骤增,人们对一次性餐具的安全质量更加看重,从而引发了一次性餐具生产行业的深度思考: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须面对现实———
6于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一份用更加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保障一次性餐具质量全面提高的报告。报告希望有关部门、机构,在管理方式特别是一次性餐具检测标准上,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
自1999年1月23日原国家经贸委发布6号令以来,各种一次性餐具的文件规定出了不少,但是目前为止,一次性餐具的整体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有关方面提供的情况显示,今年3、4月间,北京地区一次性环保餐具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仅是50%和33%。在“非典”期间捐助医院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种不能适应要求,惨遭淘汰。
在5月15日印发的这份《关于提高环保餐具产品质量加大查处力度的报告》中,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协商关于两个标准的解释以及如何严格贯彻这两个标准,明确什么情况下什么餐具可以生产和销售———核心意思其实就是“严格”二字。
据北京凯发环保中心主任董金狮介绍,在现行一次性餐具监督检查制度下,有一怪现象:检测通过的企业80%在抽查中不合格;而认证通过的企业80%在抽查中合格。为什么?“检测”时是企业自己送样,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产品情况。而“认证”除了包含产品质量认证,同时还兼顾企业管理体系的认证。
不管是“检测”还是“认证”,无论各自出自那个部门,从务实出发,哪个效果好就应该推广哪个。在眼下产品有数量保证没有品质保证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不分门派的“就高原则”来推广标准———
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谁的条款能够提高产品品质和行业的水准就推崇谁。采取、推广“认证”的标准和做法显然是更务实的,切中要害的。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既负责质检部门的“检测”又承担环保部门的“认证”,因此不难断定它的这份报告,立场是完全客观的,完全站在工作的务实的角度,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据了解,世界环境日前夕,全国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将会联手打击非法的一次性餐具。如“就高原则”最终实现的话,2003年的世界环境日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更有实际意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