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密市大力推进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工作,甩掉了双洎河污染帽子,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密市地处淮河支流双洎河上游,传统的造纸企业曾一度达到300余家,给双洎河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尽管从1995年~2004年,历经10年治污,造纸企业数量也压缩到148家,但由于造纸企业“小、散、多”,且治理达标水平低,双洎河污染时有反弹,水质得不到彻底改善,成了河南省、郑州市挂号的重污染区域,2005年河南省政府把新密市造纸企业群确定为重点整治区域。
新密市委书记刘焕成亲自主持召开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并且把双洎河河道清淤疏浚工作作为2005年度书记工程,沿河各乡(镇)同时推进,投资700万元,清挖河道37.2公里。
为实现环保部门和乡(镇)联动,新密市率先在沿双洎河综合整治任务较重的7个乡(镇),配备了由环保干部兼职的环保副乡(镇)长。
新密市政府、各乡(镇)、各部门、逐厂逐项明确了领导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监管责任人;同时强化造纸企业责任,造纸企业必须与环保部门签订保证书。
为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新密市及时通报综合整治进度,公布各企业的关闭和治理进展情况;多次组织企业召开观摩会、现场会、交流会,用实例教育引导,用先进带动落后,用成功激励等待观望者;拿出250万元用于对建设生化工程的企业进行奖励;向省、郑州市争取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
为避免企业少走弯路,保证治理效果,新密市从解决造纸企业外排污泥入手,以引进二级生化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为重点,多次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寻求技术,相继引进悬挂链、氧化沟、接触氧化等生化处理先进工艺。新密市环保部门还积极聘请省、郑州市专家为企业的治理技术进行审查把关,确保了治理效果。
新密市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队,集中行动,对应关闭企业和48家造纸公司按照标准、逐厂检验,凡逾期未完工的一律实施停产治理,对应关闭的企业进一步落实了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清除原料、拆除设备的关闭标准。同时,新密市纪检监察部门把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列为重点监察内容,出台专项监察意见,严查不履行职责的有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新密造纸企业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造纸产业结构初步得到优化,50家万吨以下造纸企业被依法关闭,其他98家万吨以上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组建造纸公司48家,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治污能力。保留的48家企业全部配备了污泥干化机,彻底解决了污泥处理问题。除14家商品浆企业外,34家废纸造纸企业应建31套生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企业外排废水COD浓度稳定达到100mg/L以下。目前,累计投入治理资金已近亿元,造纸废水治理在原有物化治理基础上强化了生化治理措施,达标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出境水COD浓度稳定控制在郑州市规定的标准以内,使双洎河水质明显改善。
信息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