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方式印刷,也无论是多色或单色印刷,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的调配,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油墨颜色的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在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不仅有专门的调配师,而且应该要做到最好的让客户满意。
基上所说,我们仍然可以归纳出油墨在印刷中的重要地位,在上期话题(油墨粘度)的基础上,本期话题再来谈谈印刷中油墨的调配。
认识油墨调配
油墨,是由有色体(颜料)、连结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够进行印刷并在承印物上干燥,具有一定流动的浆状粘体。颜料用以形成颜色;连结料用以提供粘度;附加料能增加油墨的流动性,使油墨变稀并降低油墨的粘性,并加速氧化剂的干燥反应,提供耐磨性、光泽性等作用。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
油墨的调配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使之适应印刷需要的全部过程。油墨的调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油墨印刷适性的调节,包括油墨的黏度、粘着性、流动性、干燥性等;另一方面指油墨的颜色调配:
调配油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主要使用溶剂、稀释剂等溶剂对油墨进行调配,使油墨的粘度、流动性和干燥速度的性能适应印刷要求;
二是油墨的配色油墨调色主要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对油墨进行调配。油墨调配通常是先小试调样,然后再放大调配。
油墨调配知识及原理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的8-35%,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对油墨影响作用很大,如油墨的相对密度、透明度、耐热性、耐光性和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等。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1 油墨的印刷适性
所谓油墨的印刷适性是指油墨在特定的印刷机上以一定的印刷速度,在一定印刷压力的条件下,转移到印刷对象表面,待印膜干燥后固着于印刷对象表面以表达印刷预期效果的性能。
油墨的印刷适性包括印刷作业适性和印刷质量适性两方面,油墨的印刷作业适性涉及油墨与相应版型、机速、印压和印刷对象相适应,以保证油墨能够从包装容器——墨斗——墨辊——印版——印刷对象的顺利转移;油墨的印刷质量适性是指转移到印刷对象表面的墨膜所显示的固着,干燥速度,颜色及成膜后的光泽、牢度、耐抗性等各种保证印刷效果的性质。通常把油墨所表达颜色效果的方面称做墨性。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主要是解决墨色和墨性与印刷效果之间的优化匹配。
2 配色的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色样,特别注意观察被印基材,从基材粗糙与光滑反射程度来选择油墨。例如,油墨印刷在光滑反光极强的铝板或易拉罐上,选择透明性高的油墨,将有助于大大增强油墨的金属光泽。
2)选择配色所需的油墨时,尽可能避免混合过多油墨,尽量使用接近于标准色及由单一颜料制成的油墨,配色使用色墨过多,离标准色越远,则亮度越差,混合出来的颜色哑光程度越高,不可能借配色来调制原色,所以说配色时能用两种混配,就不用三种,越少越好。
3)要特别注意油墨着色力。如果所选用油墨浓度不够高,不论怎样拼配,也无法达到标准颜色浓度。
4)需要加入白、黑墨时,应特别注意所加入的分量及称量的准确性,在所有油墨中,白墨的遮盖力特强,加入过多,不但会冲淡颜色,同时也会阻止底材反光程度。不过对于印刷凹凸不平基材如尼龙布、纸板,为了保证印品外观最好印刷一层作为底色的白色。由于黑墨的着色力特强,稍不慎,而加入过多,就需要加入相当多其它色墨来调整颜色,因而造成浪费,因此需特别注意。
5)制作淡色油墨时,应从墨膜透光程度判断其应加入多少白墨或者调墨油(冲淡剂)进行调色。绝对不允许把溶剂(稀释水)用于冲淡颜色,溶剂加入过多,不但会影响印刷性能,而且也会破坏油墨结构,造成颜料与树脂油分离,出现沉淀或者大大地降低油墨的光泽及亮度。
normal >包装印刷色彩调配的基础知识
normal >油墨的调配
normal >试论油墨颜色选择与调配规范
normal >包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