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皮包装  真空包装机  礼品包装盒  瓦楞机  光电传感  钉箱机  缠绕机  包装  废纸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技术 » 成果专利 » 正文

公知公用技术——免费专利不用白不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4-21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国包装网   浏览次数:8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根据世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专利一国独立原则”,外国专利如果在一定期限内不另行在中国申请,就丧失了优先权,也就不受中国专利法保护。

    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本月又将来临。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

    有人认为,当前全球95%的发明专利由少数发达国家把持,发展中国家掌控的专利数只有5%,我国仅拥有1%的专利。在此情况下,保护知识产权,其实是保护了发达国家,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这话不无道理。我国95%以上的企业尚没有1件专利,大部分企业技不如人,只能靠仿制产品而生存。如何让这些企业规避跨国集团专利大棒袭击,合法仿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失效专利数据库打开了另一个视界:免费专利,不用白不用。

    免费宝藏,库存惊人

    知识产权有两大游戏规则:时效性和地域性。

    时效性规定了各类授权专利的保护年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10年。超过保护年限、或虽在保护年限内但因种种原因又失去专利权的为失效专利。我国迄今已授权的129万件专利中,60多万件已经失效;全球5000万件专利中,失效专利高达85%以上。

    地域性是指专利的生效地域。根据世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专利一国独立原则”,外国专利如果在一定期限内不另行在中国申请,就丧失了优先权,永远不能在中国申请专利了,也就不受中国专利法保护。据悉,全球每年诞生的专利85%没有申请中国专利,跨国集团迄今在我国获得授权的专利不到17万件。

    照此计算,全球5000余万件专利总量中,只有70万件在我国有效,其余4930多万件专利不受我国法律保护,成为公知公用技术,企业可以不出一文钱,拿来就用。尤其是发达国家最新的发明专利,只要发达国家没有在我国注册并已丧失申请优先权,企业可以堂而皇之进行生产和销售。只要产品不出口到洋专利所辖地域,洋专利也鞭长莫及。从统计资料看,当前跨国集团在美国和中国专利申请量二者之比为:英特尔10:1,NEC6:1,惠普10:1,IBM30:1,东芝4:1,三星和索尼为2:1。可见,中国企业免费享用跨国集团最新专利的空间并不小。

    失效专利,未必落后

    上世纪80年代初,买台日产4喇叭的录音机是家庭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录音机却非日本原创,而是荷兰一家跨国集团的专利,但这家跨国集团竟错误地以为录音机产业没有大市场,主动放弃了在许多国家的专利。精明的日本厂商捡起这个失效专利的“皮夹子”,开发出各种录音机,赚了个盆溢钵满。

    专家介绍,失效专利除了极少部分是因保护年限过期失效外,大部分是半途而废的。有的是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而失效;有的是专利权人没有能力开发、又没有将技术转让他人而自动放弃;有的是仅通过试制、实验结果的总结,其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案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或通过中间试验,因无能力继续实施而放弃权利的;还有的是在申请中途因种种原因放弃。

    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把失效专利作为宝贵的信息和技术资源,充分挖掘失效专利价值,再进一步创新。据日本人自己估算,通过引进国外专利和使用失效专利,日本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大约节省2/3时间,9/10研究开发费用。

    相比之下,失效专利库在我国备受冷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无意品尝专利免费大餐,致使不少研究做了无用功。上世纪90年代,本市曾组织高校进行汽车尾气净化设备研究,科研人员穷数年之功终获成功,成果鉴定前进行水平查询时才发现,不少被视为独创的技术竟是国外失效专利,白白耽误了人力和时间,浪费了经费。

    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科技立项前和研究过程中进行专利查询已成为惯例,但大多数查询还局限于有效专利,以规避侵权。专家认为,要彻底杜绝重复研究,还应该查询失效专利。

    对众多R&D投入少、创新能力弱的企业而言,使用失效专利技术风险小、效益高,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技术创新途径。失效的外观设计专利改善产品外观、提高产品附加值有立竿见影之效。即使超过保护期限看似“寿终正寝”的发明专利,也应具体分析,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年-20年的时差,一些发达国家逾期的失效专利,可能正是我国适用的技术。

    多元战略,绝处求生

    我国与跨国集团的专利之争,战犹酣。

    根据经验,跨国集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布局大约需要5年时间。跨国集团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专利布局起始于1999年,去年底基本完成布局。专家预言,从今年起,跨国集团与我国企业的专利诉讼将进入高潮期。随着跨国集团专利口袋的收紧,不少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更加逼仄。

    利用知识产权的时空游戏规则,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海阔天空。从目前看,我国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是打好专利本土保卫战。去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以微弱优势,反超跨国集团发明专利申请量。但不应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在这场专利本土保卫战中,只能作壁上观。仅在上海,就有90%企业没有1件专利;全国范围,没有专利的企业超过95%以上。除了部分企业是有能力、有成果但专利意识薄弱没有申请外,相当数量企业是无力参战。

    专家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多元化,制定高中低端战略。高中端战略,是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原始创新、二次创新,与跨国集团坚持阵地战,不仅争抢本土专利,还要到国际市场上“跑马圈地”,与发达国家形成专利交叉。低端战略,则是制定和采取迂回战术,帮助众多R&D投入少、创新能力弱的企业积极使用失效专利。这样做,短期内可让这些企业跳出跨国集团的专利圈,获得喘息机会,长期则有利于提升企业实力,寻找到进一步发展的台阶。

    现在的问题是,要从4930万件专利中,找到一件适合自己企业的专利,无疑是大海捞针。专利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中国失效专利光盘数据库》,大约存贮了25万条失效专利信息,并注明了各专利失效的原因和日期。也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从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查询失效专利文献;要查询国外失效专利,须将国外专利文献与《中国专利数据库》一一对照,以验证这些国外专利是否申请了中国专利,以及是否期满等法律状态,从而获得一批相关的国外失效专利。如此烦琐的查询,单靠企业一己之力,难。

    专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中介机构为企业助一臂之力。每年可将中外失效专利分领域分专业梳理披露;同时接受企业特需预定,搜索专项适用的失效专利。本市正在建设中的知识产权创新平台,也应将此作为核心业务之一,帮助上海和全国企业到失效专利库中“淘金”。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