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欧盟最近公布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 (REACH)》,不是一个行业的简单行为,而是旨在构建欧盟化学品的全新体系,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国内相关企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做准备。
欧盟在两年前公布《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草案之后,于今年5月17日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REACH)》讨论稿,并用8周的时间来征求各国的意见,7月10日是最后的期限。
令人遗憾的是,在欧盟“白皮书”草案公布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直到6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才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8家协会在国家质检总局开会,紧急通报并研究欧盟“新政策”的情况。
对于欧盟的这一“新政策”,专家认为,表面上看似是一部规范欧盟成员国内部化学品管理的法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是由于“新政策”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化学品的生产商,还囊括了进口商、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它将对经贸格局形成巨大冲击,尤其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化工及其下游产业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
专家提醒国内企业,不能寄希望于“其他发达国家会强烈反对,新政策很难顺利出台”,或者存有“既然大家都受影响,我们也不着急”的侥幸心理。我们介入的时间已经晚了两年,因此更应该抓紧时间研究对策。
根据“新政策”的要求估算,仅欧盟内部企业涉及的几万种产品需要支付的试验费用就高达21亿欧元,每一项产品的基本试验费用约需8.5万欧元(不含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费用),每一项新化工产品则需57万欧元。目前,我国在与欧盟的化工产品贸易中约有50亿美元的逆差,而且多数为依赖程度较高的不可替代产品。可以设想,巨额的检测费用一方面会造成我国进口化学品成本的上升,并转嫁给下游用户;另一方面,处于下游的相关出口产品将被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测证明,从而增加企业的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 “新政策”还规定:下游用户必须对其产品的安全性承担责任,主管机关应有权要求下游用户进行附加试验。值得注意的是,“新政策”明确提出不鼓励重复试验,但鼓励任何人分享试验数据,而使用方必须向数据获取人支付费用。
众所周知,我国轻纺产品的外贸依存度很高,欧盟又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印染工业协会认为,欧盟的这一“新政策”肯定会对我国印染业造成影响,进而牵扯到下游的纺织品服装业,但影响的程度和时间目前尚无法预测。
据中国玩具协会分析,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塑料玩具、木制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估计会受到较大影响。多家相关行业协会还表示,受当前资料不全、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因素制约,单个协会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而国家有关部门更有能力和条件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