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的《心如水——3600读张林桂企业管理》中,著名的印业职业经理人张林桂在一篇总结其20年管理生涯的文章中披露:他在香港工作期间,员工思考的问题单纯,大多是按工作流程迅速把工作完成即可,这是由香港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决定的,但一来到中国内地,情况就大不一样,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太多“非市场经济秩序”因素……
对于西安秦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秦华”)董事总经理刘新峰而言,虽然在全印展接受慧聪网采访时,他没具体列出事例和数据,但话里行间却透出无奈和愤慨,显然,西安秦华已经深受“非市场经济因素”之害。
中国印刷包装市场之怪
一怪:凭关系卖设备
对于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商员工而言,技术研发人员应该集其智慧开发出创新型产品,销售人员对市场谋篇布局并主动出击、扩大市场份额,客户购买设备看中的是产品的性价比,这原本是规范的市场环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国内很多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商是凭着关系卖设备的,有时,设备再好,也是靠关系。”刘新峰不满地向笔者表示。
在“靠关系”理念的支配下,导致了社会环境对包括西安秦华在内的民营包装机械制造商的不公平,刘新峰表示:“假如我们的产品面向从事商业印刷的民营印刷企业等客户,或许客户会对设备质量很苛求,但是,如果面向的是国有的烟草、啤酒包装印刷企业,那却不一定会买你的设备,质量差不多即可。”
“中国现在做包装机械,靠设备的技术实力卖出设备的,只占50%。”刘新峰称。
二怪:“哪家便宜我买哪家”
如果说中国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羁绊,重人情,这也罢了。但让刘新峰感到不公平的是:“国内有很多印刷包装厂老总并不懂得技术,但在中国买设备是由老总决定的,很多老总的观念就是‘哪家便宜我就买哪家的产品’”……
这事实上已经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业内原本就存在很严重的压价竞争现象,“不懂技术”的老总的“便宜就是好”观念,实际上助长了压价这种恶性竞争现象的蔓延。
三怪:中国专利保护缺失导致“没法创新”
慧聪网2006年曾制作过《中国印机业的未来:是“抄袭”还是原创》等专题关注业界印机设备知识产权问题,但据观察,这两年来,该问题并无明显的迹象好转,恶性竞争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印展期间,本网采访了多家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商管理层,他们对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都不禁摇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创新性产品一面世即有人仿制,令创新性工作举步维艰。他们担心:如此下去,业界有创新意识和坚持创新的企业到底谁还敢做创新产品?
“西安秦华自身希望不断创新,但中国的专利保护做得很不到位,导致印机制造商‘没法创新’。一款技术含量很高的设备出来,马上就会被仿冒。欧美国家保护的是产品的初始权,但我们国家却不是这样。”刘新峰对笔者说道。
他呼吁有关方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避免侵权现象再度发生。
中国印刷包装工业必然出现洗牌
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刘新峰作了总结,他认为是“长期以来,相当部分中国人的盲从,加上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够健全,导致了目前中国印刷包装市场‘不规范、不民主、不公开’”。
“中国印刷工业这两年的现实,并不是创新不够,而是印刷包装市场太复杂,有很多‘非市场化’的内容。”刘新峰感慨道。
“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中国印刷包装机械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企业太多、规模太小’”“企业很难跟欧洲规模大的集团化企业抗衡”的严峻问题。
“中国印刷包装行业的洗牌(含合并、兼并、倒闭)是很必然的。”最后,刘新峰说道。
作者观察
刘新峰先生所谈到的几“怪”,在中国多数行业都存在,几乎是全中国的普遍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但毫无疑问,商业化大潮下,国人变得越得越急功近利,心态越来越浮躁。
仅就印刷包装工业的服务机构而言,包括政府、协会、媒体等机构也普遍存在着“功利化、好大喜功、热衷于走过场”的通病。
当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以上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政府,而不是协会和媒体,香港当年也曾陷入“腐败”之泥淖,关键是“廉政公署”的横空出世才还社会一片清澈,只可惜,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蒙蔽了国人的眼睛。终有一天,中国会为顾此失彼付出惨重代价,而只有这种代价导致的结果“最痛苦”的时候,才是改变契机到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