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满足了社会少部分人的需要,却造成了浪费资源、产生垃圾、侵害消费者权益、助长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等一系列危害。商品的包装尤其是礼品包装问题,国际上有一个共同的规定,即包装的价格一般不能超过内在商品价格的15%,最高不能超过20%。超过这一标准,便可认定为过度包装。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些超市内,一排排听装的信阳毛尖茶被摆上了抢眼的位置,标价38元、58元不等。据销售人员介绍,这样小包装的信阳毛尖是第一次进超市,刚刚上市的各个品牌简易包装茶叶,成为消费者选购的“宠儿”。
谋求转型突围,是一些曾经虚假繁荣的产业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随着公务消费和送礼消费的减少,高端茶叶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销量几乎遭到“腰斩”。毛尖虽然名声在外,但市场占有份额并不算多,如今从“舌尖上的奢侈品”走下了“神坛”,“素面朝天”地走进超市,回归理性的价格。
我国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中也有“采取其他价格欺诈手段牟取暴利应予制止”的规定。国家工商总局《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都从某种意义上对商家利用奢华包装提高商品价格,赚取消费者钱财进行了界定。我国已经成为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一半,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是豪华包装。其实,商品过度包装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治理过度包装,一方面要加强对商品生产的监管,加大对违反规定商品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治理公款消费,遏制公款送礼之风。此外,消费者也要转变消费观念,用低碳消费、朴素生活的理念,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