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是各种包装物的使用大户,其中尤以塑料包装为多。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商品包装是否环保与有利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多数厂商也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加大了对环保型包装的开发力度,新型包装层出不穷,对保护商品与便利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在不少超市的调查,现在有的商品使用的塑料包装并非安全环保,而有的超市供给顾客的仍是有毒塑料袋,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隐患。
PVC保鲜膜:微波炉里的“杀手”
在超市的货架上,采用保鲜膜的商品很多,一般来说大多数商品包装采用的都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乙烯(PE)材料。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保鲜膜都可以安全使用。但有的商品使用的是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做的保鲜膜,则是不安全的。
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其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厂家必然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使它软化。这些增塑剂(VC)会慢慢往外渗,化学上将这个叫“出汗”,如果你家的塑料台布刚买来时又轻又软,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硬发脆,就是因为让它变软
的增塑剂变成了“汗”,慢慢“出”掉了。如果这些增塑剂含磷、钾、铅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那么包在熟食上的PVC保鲜膜就会害人于无形。特别是遇上熟食里的油脂,增塑剂更容易释放出来,并渗入食物深处。很多家庭用微波炉热菜时,都喜欢在碗口蒙一层保鲜膜,如果你用PVC保鲜膜,经年累月,将给你和家人的健康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PVC在120℃时就会降解融化,悄悄放出氯气。如果你发现微波炉里有一种刺激性气味,那可能就是氯气和其他杂质“出笼”的警报。
因此,选购有保鲜膜的商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保鲜膜外盒上若标“聚氯乙烯”或“PVC”,建议不买为妙。二摸:安全材料制成的保鲜膜,弹性很好,贴在食品、碗口上又紧又薄,用力拉扯,可以扯很长还不断。而PVC保鲜膜摸上去手感偏厚、弹性不佳。三烧:剪一块保鲜膜用火烧,PVC很不容易烧着,一烧就有一股难闻的塑料臭味;LLD-PE或PE则极易烧着,闻起来似蜡烛味。
“碗面”:小心泡沫隐患在超市的方便面货架,笔者发现方便碗面的碗底标示有的是“PS”、有的是“PP”。PS和PP分别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都很安全,可放心使用。要警惕的是泡沫塑料碗,这种碗看上去材质疏松,因为泡沫塑料里掺了发泡剂,如果发泡剂里含有氨类化合物,热水一泡就会逃逸出来,对人体非常有害。而厂家往碗里具体添加何种发泡剂,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袋装饼干:难耐呛人的塑料味你知道吗?那看似很薄的一层饼干袋,是由3层薄膜压成的:最外一层是印花的尼龙纸,中间一层是起保鲜作用的铝箔,最里面一层是聚乙烯。这些原本是无毒的。有些厂家为了方便,把聚乙烯拉成薄膜,往里加进了工业润滑剂。这样的饼干封好后闷得久了,打开后会闻到一股浓重的塑料味。其实这些东西就算吃下去,也未必会对人体有害。然而问题是这类添加剂在厂房里容易带上一些杂质,杂质中有不少是致癌物质。
不粘锅:选购使用要留神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火锅,如果使用“聚四氟乙烯”不粘锅,那可要注意了,一不留神,它可是会让你掉光牙齿的。
原来普通的铁锅要想不粘底,就要在锅内表面涂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东西,这玩意也属塑料范畴。如果产品出自设施不齐全的小作坊,就有可能在这层“塑料”中混进氟的单体,一加热释放出来,那可是有害无益。大超市卖的不粘锅,自然不大可能是“毒锅”。但“聚四氟乙烯”如果加热到400℃以上就会分解,放出来的“四氟乙烯”可是剧毒气体。
不粘锅、电饭锅内壁都会涂这种塑料,所以千万要小心的是,别把这些锅放在火上空烧。
散装购物:首选白色无色塑料袋《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包装有明确的规定,食品塑料袋只能使用无色并有一定厚度的产品,凡是有色塑料袋都不能直接盛放食品。因为那些有色的塑料袋大多是用注射器、塑料瓶等回收物品再生而成的,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用这些有色的再生塑料袋包装食品,塑料袋上的有害物质就会进到食品中去,一般的洗涤和烹饪无济于事。但是目前因为人力的限制,有关部门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大规模治理。消费者最好使用白色塑料袋,减少食品的污染。
在超市生鲜和水果柜台旁摆放着的一卷自取式乳白色塑料袋大多是聚丙烯做的,只要不脏,都可放心地拿来装食品。买菜尽量到超市,如果只能到菜市场买菜,提倡使用菜篮子,否则尽量要求店家提供白色或无色透明的塑料袋。
不同塑料袋:需要多个心眼若是用聚乙烯和聚丙烯制作的塑料袋,都可以安全盛装食品。这两种塑料袋都是带点雾蒙蒙的白色,如超市里装蔬菜水果用的塑料袋,装散装蜜饯、带有封口槽的软塑料袋等,都是用这两种材料制成。另一种BOPP安全塑料袋是透明的,质地偏硬,常见的有面包包装袋等,也可以放心使用。PVC塑料袋现在不太多见,它也是透明的,但质地偏软,遇到这种塑料袋,大家可要小心,别让它和食品“亲密接触”。无论使用何种塑料袋,回家后一定要把接触过口袋的果蔬清洗干净;就算是盒装食品,只要在塑料袋里装过,也最好洗一下外包装,免得开盒装碗时脏东西沾到食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