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海关资询网提供的2006 年中国农药出口数据分析,零售包装产品无论从数量或金额所占比例都明显偏小,其中杀虫剂零售包装与非零售包装数量比是1:3.41,零售包装杀虫剂金额只占总量不到17%;杀菌剂数量比为1:11,金额只占总量的8%。而中国农药主要的出口品种除草剂,非零售包装的数量高达20.4 万吨,价值4.81 亿美元;零售包装的除草剂出口量只有1.95万吨,价值不到5000 万美元。中国农药产品出口大多是以大包装发货,然后由进口商分装销售,或直接为国外客户加工定做,属加工贸易性质。这就造成中国农药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品牌优势,没有形成与中国这一世界农药生产大国地位相称的整体品牌形象。
国外一些经销商以较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的非零售包装农药重新进行加工或分装,贴上他们的商标,在市场上销售,价格自然提高很多。中国企业生产的一些农药产品,虽然质量是上等的,却因为少有品牌价值,在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度低,只得充当为国外知名企业“打工”的角色。另外,中国原药与制剂产量比例低,仅为1:5(美国高达1:36,日本达1:30),因此中国出口的农药产品主要以原药或母液形式(约占出口总量的60%)进入国际市场。但原药或母液作为农药加工的原材料,相对来说附加值低,没有自己的品牌,竞争力不强,同时将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留在了国内,造成环境污染。国外公司将来自中国生产的原药或母液进一步加工成制剂或打上其标签后,进人发达国家市场。这也是造成中国农药的出口量大,但整体价格始终维持在接近成本的水平上,利润大量流失的原因。
农药是特殊的产品,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其的市场准入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管理。
随着国际农药市场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各国对农药和农产品进口的技术壁垒也正在提高,国际农药大公司为了占领全球市场通过资产重组使生产更加集中,垄断性也更强。在农药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使中国农药出口处于价格低廉、效益不明显、产品缺乏品牌的窘境。
中国大部分农药产品在发达国家没有取得进入许可证,更缺乏以中国的品牌在国外进行独立登记,出口的制剂产品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销售。
品牌表明一个企业的实力,表明其产品品质和研发创新能力及具有完善、成熟的销售网络及全球的知名度。中国农药产品没有国际品牌的关键是在国外登记难,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被发达国家和地区安全性评价体系认可的、与国际接轨的农药卫生毒理学、环境毒理学、产品化学和残留GLP 实验室。中国的农药企业一般很难承受在国外进行安全性评价需要的巨额检测费用,但这正是中国农药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通过的门槛。连市场都无法进入,谈何创名牌。要想改变中国农药产品出口受制于人,出口主动权掌握在国外客户手中的被动局面,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推进中国农药国际化进程,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应组织相关机构、企业及专家学者,加强对农药产品国外需求状况及市场准入条件的研究。了解进口国农药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农药市场状况、进出口运作的程序和特点,以及其国民的农业生产习惯和文化心理特点。根据其农药市场规模、动向与趋势,选择和开发符合进口国需求的农药产品,实现从做简单的农药国际贸易向做专业的农药国际市场的战略转变。再者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立法和制定合理、科学的出口鼓励政策,实现中国农药出口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第三,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建立起中国自己的GLP 实验室,并和企业一起,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胜任国际农药市场登记的高级人才。第四,主管部门要按国际标准修订中国的农药现行标准,实现与国际对接,避免和减少出口的障碍。
企业一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整合农药资源,鼓励强强联合,培育农药贸易的骨干企业,组建大集团,开拓大市场,创出中国农药品牌和名牌,把价格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二是改进剂型。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逐步改进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的农药剂型,淘汰一批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剂型,发展一批对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使更多的制剂进人国际市场。
尽快培养一支熟悉国外商情、进出口政策、农药登记管理的高级专业人员,是中国骨干农药出口企业应尽快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企业应规范出口行为,改变出口企业靠拼价格、拼数量、拼优惠条件来扩大对外贸易的做法,联合起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转载自: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