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WTO后,国内的制药企业应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促进药品包装的升级和水平的迅速提高,这虽然对国内的药品包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为药品包装行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伴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药品包装材
料、容器开始走上前台,成为医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显示了巨大发展潜力和商机,中国加入WTO后,更是吸引了国际药品包装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业的竞争。因此,如何提高药品包装业的质量及技术水准,通过包装升级加速市场发展,推动中国医药包装业与世界水平接轨,将是药品包装业今后的努力方向。
药品包装快速增长
2005中国医药工业增幅达到25%。中国现有制药企业4 000多家,医药工业总产值近6000亿,预计未来三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3%~17%。广东省2005年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到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769亿元,势必为包装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药品包装行业已拥有2000余家企业,能生产6大类30余种药品包装材料,基本能满足国内制药工业的需求,未来五年,包装在制药总产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13.7%提升到30%。
目前,我国的药包材行业已形成一批大型企业和生产基地,如中金医药包装、南方包装等都是进行药品包装的大型企业,广东庵埠、河北雄县、江苏江阴、浙江龙港号称四大药品包装生产基地。而一些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的小型药品包装企业,群聚在一起,互相支撑,也形成强大的合力,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药品包装技术含量低
药品包装是药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包装一直困扰着我国制剂水平的提高。“八五”期间,国家医药管理局对药品包装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1992年开始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实行了许可证制度。用行政手段淘汰了直管粉针瓶,口服液用安瓿、非易折安瓿及部分天然胶塞和纯铝非易开盖。制(修)订了一批药品包装材料标准。这些措施对提高药品包装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广大制药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药品包装。目前,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工业总产值已达90亿元,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7%。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药品包装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一些药企的药品包装采用的仍是纸制品,易受潮、沾灰尘。而国际上已采用比较先进的热收缩膜包装,这种包装强度高、透明度好、美观、防潮、防尘,而且成本低廉。以药品10盒或10瓶一组的中盒包装为例,热收缩膜中盒包装成本每个0.03~0.07元,而纸盒成本每个要0.5~2元。
现在,国产药品片剂及胶囊很多都是瓶状包装,也能避光、防潮、抗氧化,但科技含量不高。对于药包材性能要求更高的特种药品包装,需采用PVC硬片及PVC/PE复合硬片,制成吸塑泡罩包装,能更有效地防止药品潮解霉变,延长药品的保质期。
在药用玻璃包装方面,主要是玻璃的材质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际上药用玻璃已普遍使用甲级料作包装材料,这种材料物理性能更稳定,能有效保护药品的化学性能,而且瓶折断部分的断口平滑无细微裂缝,这是乙级料不 能比的。在我国,除了一些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少量使用甲级料外,绝大部分企业药品包装仍在使用乙级料,药用玻璃生产企业也仍生产乙级料。专家认为,入世以后,甲级料取代乙级料已是大势所趋。
盛装输液剂的药品以玻璃瓶为主,但玻璃瓶在运输途中易碎及重复使用易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弃之不用。如日本已经全部用塑料包装替代。
药瓶塞有丁基胶塞和天然胶塞两种。丁基橡胶是在-95℃左右超低温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天然乳胶,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专家认为,丁基橡胶的化学稳定性、气密性和生物安全性要优于天然胶塞。现已被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但仍有部分企业还在使用天然胶塞。
入世后,我国的药品融入全球的竞争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包装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改进药品包装势在必行。
药品包装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医药包装的设计水平、管理体系都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市场竞争乏力。同时还面临着国际知名品牌,优质包装产品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国内医药企业应在重视医药包装质量的同时,提高包装的设计水平,加强包装管理工作。
药品包装信息具有针对性、持久性强、表现力强、信息量少、传播速度慢等特点,所以在药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巧妙取舍。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包装设计须尽快提升水平,具备全球识别的能力。但是,包装设计不能为了全球化而全球化,任何包装设计都有其不可分割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包装只要有了地方色彩才与众不同,在柜台上才富有视觉冲击力。包装如何体现民族风格,理论和实践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明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和更多的消费者更好地沟通,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就不会失去方向。
药品包装不得违法违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包装、标签规范细则(暂行)》,这份暂行规范细则对药品的包装和标签提出许多新的规定,根据这份暂行规范细则,药品包装、标签上印刷的内容对产品的表述准确无误,除表述安全、合理用药的用词外,不得印有各种不正当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如“国家级新药”、“中药保护品种”、“GMP认证”、“公费报销”、“现代科技”、“名贵药材”等。同一企业、同一药品的相同规格品种(指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其包装、标签的格式及颜色必须一致,不得使用不同的商标。同一企业的相同品种如有不同规格,其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标签应有明显区别,或在规格项内有明显标注。经批准异地生产的药品,其包装、标签还应标明委托双方企业名称、加工地点,凡在我国境内销售和使用的药品,包装、标签所用文字必须以中文为主并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现行规范文字。民族药可增加其民族文字,企业根据需要,在其药品包装上可使用条码和外文对照。获我国专利的产品,亦可标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并标明专利许可的种类。进口药品的包装、标签除按这份细则规定执行外,还应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号”、生产企业名称等;进口分包装药品的包装、标签应标明原生产区或地区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及其国内分包装企业名称等内容。
专家观点:促进市场发展
我国的药品包装业不断壮大,在2003年,全国生产片剂包装就已达3032亿片、小容量注射液包装233亿支、输液包装40亿瓶,但包装不适当、药包材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在药品包装企 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必须抓紧制定和贯彻国家有关药品包装法规,作为药品包装生产企业要全面审视药品包装是否适当,同时制定和完善药品包装企业及国家标准。
药品包装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自药品加工成型后,便起着保护药品安全有效和方便运输、贮存、销售等重要作用,是药品的“第二次生命”,但在传统观念上,更重视药品原辅料、轻包装材料,这尤其反映在非处方类药品的包装上。不少专家指出,在未来的5年内,药品包装将成为中国软包装业的第二大经济增长点,市场前景诱人,对此,企业应有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
专家认为,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作为配套的药品包装行业也同样如此。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制药企业应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促进药品包装的升级和水平的迅速提高,这虽然对国内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为药品包装行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来源:广东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