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学网博文推荐了一篇哈佛大学宣布图书馆期刊订购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博文,转述了哈弗大学图书馆的声音。我想国内众多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呼声。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可以底气十足地抵制,我们现在有多少信心抵制国外出版商呢?我们的症结在哪里?如果我们在介绍西方观点的同时加入一些独立的思考,也许会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不可否认现代的学术出版,科研评价和传播机制亟待改革,这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任意传播美方观点,那么美国学者的利用网购舆情征服世界的观点绝不是戏谈。(笔者有幸听了被众多顶级学者称为世界上最善于演讲的哈弗大学应用数学家关于社会网络的报告)我们不首先妨思考以下问题,然后是看看我们的症结说在。
第一:所谓的开放性期刊真的免费吗?如果不是那么是谁在盈利呢?所谓开放型期刊几乎全部与美国相关。谁在背后支持?他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第二:archive是谁办的?谁在投钱?美国的图书馆这么有远见地将全世界的知识结晶免费拿来,他们只是支付一点存放这些结晶的维护费用罢了。国内有这样的archive吗?
第三:美国抵制部分出版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在这些垄断的出版商中看似没有美国多少问题,有多少人算过挂靠美国各种学术协会的出版商的综合利润是多少?(他们为什么不公布这个?这个就像富豪把财产分散在众多子女中逃税)。这些所谓的协会都声称是非盈利组织。那么他们与之相关的出版社为什么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经费来赞助各种学术活动?抵制第三方出版集团,能够使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投向以美国为主导的各种所谓核心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美国科技霸权地位。别的学科不说,就说计算数学,美国著名的计算数学期刊没有美国各大著名实验室的人员在承担着主编的角色?说白了,全世界的先进成果,你想在我这里发表,我们的关键人员都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些所谓的美国主导的全球性的协会,他们义正言辞地汲取全世界的科研成果,但是他们真正先进的东西绝不会第一时间和你分享。例如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就会决定哪些会议适合在美国本土之外召开,哪些会议必须在美国本土召开。抵制部分出版商有助于加强美国的学术霸权地位。
第四:抵制本身反映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其一反映了美国科学霸权地位有受到挑战的危险(他们要将这些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学术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术话语权,一旦他们的学术期刊不能吸引最优质的稿源,其他国家不依赖其学术评价,那么就意味着其学术霸权地位受到彻底挑战。这就像做学术,一般学者总是希望一个出名一点的学者的肯定意见,真正的大牛往往信心十足,很少在意别人的任何评价。其二这件事令同行评价的弊端显现。学术圈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交圈。科技论文发表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牛津剑桥有些社会学的博士很早就做这个课题)。说白了就是相同质量的论文,大牛的文章容易被接受。笔者知道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某篇挂有大牛名字的文章用了不到一周就被接受了,而那个著名的国际期刊的平均发表周期是十三个月以上。一周时间意味着很多提交的文章还在长长的队列中等待分配主编。未成名学者的文章容易被拒;名校的学生相对容易发文章等等。其弊端的另外一个表现就在论文写作的时候添加很多不相关的参考文献。熟人之间审稿会相互手软。参加抵制某出版商的人员大多是成名学者,除了他们处于这个学术出版新秩序的考虑,难免也有社交的需要。(现代社会网路数学理论可以证明这些)。
第五: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的各种政策。美国主张的各种游戏规则都要符合美国的利益需要。看历史,美国在19、20世纪为什么没有著名的长篇小说家?因为他们当时不尊重版权,把英国著名长篇小说在美国印刷一下就出版了。当美国有了微软等大企业,于是到处宣传知识产权。
我们的症结在哪里?
第一:在国家大量的人才计划下,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会持续回归,但是我们的科研成果在短期内仍然会持续外流,因为我们还处于期待别人肯定的层次。试想国家每年引进上千人学者人才,试想若是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年向国内某一期刊提供一流的研究成果,不出几年国内学术期刊肯定会上去的。
第二:我们的科技出版业相对落后和垄断。国内学术期刊审稿效率低下,甚至某些主编会有掌控其他人发表文章生杀大权的优越感,缺乏高效的学术期刊发表机制。这都是国内科研成果外流的主要因素。
第三:国内基金体制过度依赖于国外期刊的科研评价。
第四:国内图书馆应联合建立国内的非盈利性的archive.
结论:抵制现行科研出版体制符合美国学界当前利益。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一流学术期刊,抵制其他任何商业学术出版商,尚显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