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还有保质期?吃饭时只是拿过来就用,从没注意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昨日,在龙沙路一快餐店就餐的沈先生惊讶地告诉记者。
在中小型餐厅就餐时,人们出于卫生考虑都喜欢用一次性筷子。究竟一次性筷子是否真的卫生,记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国家早有一次性筷子包装要印制厂名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规定,但在我市市场上难觅标注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不仅如此,所有销售者甚至消费者都错误地认为一次性筷子没有保质期。
昨日,记者在龙沙路的土产及副食品批发市场多家一次性筷子销售店看到,裸筷随意地被放在落满灰尘的角落里,包装用的丝袋子、纸壳箱多数都是二次利用,原来装面粉、装调料的、装餐具的,甚至还有装食品添加剂的都用来装筷子,一次性筷子没有原包装,更谈不上包装是否合乎国家标准。伟平一次餐具批发店的一个角落里黑漆漆桌子旁,一位穿着工作服的男子还用手给裸筷“穿”衣套袋,同时,桌上盆里还有刚刚开完膛的鱼。可见,一次性筷子不仅没有国家标准规定的保质期等相关标注,而且从销售环境、流程上根本谈不上“卫生”,批发时遭遇的二次污染随处可见。
听说记者要找带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的一次性筷子,销售者莫名其妙指着角落里堆放的一次性筷子回答,店里销售的筷子都是出厂前经过消毒的,是合格的,还用什么保质期!除非卫生部门抽查,否则一般饭店里的顾客没人过问保质期,中小型饭店用的都是这种筷子。庆云市场附近的一家餐具批发部经营者为记者清楚地算了一笔账,一袋筷子1200双,按质量好坏售价50至60元不等,每双一次性筷子一般售价约4分钱左右,一家中型饭店,一袋筷子可以用三五天,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元的费用,相对于需要消毒、清洗,浪费人工费、电费、水费的循环使用筷子,成本要节省近10倍。再者,人们讲究卫生,宁可使用一次性筷子,也不信任饭店已消毒的筷子,也是未达标一次性筷子“流行”的助推力。
随后记者又在齐大对面几家包子铺、早餐店、快餐厅,永青商场附近的多家小餐厅看到,食客90%以上都使用的是批发市场销售的一次性筷子,筷子包装上主体多是广告,或简单标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根本找不到保质期、出厂日期、生产厂家。而且一些小饭店、早市、夜市的露天摊位选择成本更低、后装袋的裸筷,这样的筷子成本只有三四分钱。卜奎大街一家早餐店老板告诉记者,批发来的筷子看上去确实不太卫生,但擦一擦后放在筷笼里,顾客不会注意,其实自己也觉得标着消毒过的东西也应该有保质期,但他开店七八年了,批发一次性筷子时从未看过包装上写保质期,顾客也根本不知道一次性筷子还有保质期。
记者从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一次性筷子即使经过消毒,最多也只能存放半年,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有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6月28日联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2003年12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都对竹质、木质的一次性筷子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在每箱制品上应有制造厂厂名……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标志。”且根据质检总局2006年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一次性用品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对产品保质期有所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