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好的印刷图片,给人的感觉是舒服自然,犹如现场亲眼目睹一样逼真实在。好的印刷复制依赖好的原稿,但是大部份日常印刷所用的灯片或相片原稿,在拍摄的时候往往由於环境或光线的限制,经镜头录到的影像,都多数带有偏色。这些偏色的图片,与我们日常的视觉经验很不一样,例如偏紫的肤色,偏绿的天空等等。如果不加任何处理便把这些偏色图片直接印刷出来,效果当然不好。可见,与原稿一模一样,往往并非最理想的处理方法。一个好的设计师是会把偏色的图片矫正过来,使最终的印刷结果,能够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
使图像看来自然,是图像修色的基本原则,不过,这是说的比做的容易,如果不明白印刷原理,这项要求往往不易达到。常常见到,一些缺乏经验的设计师,在屏幕前很细心用photoshop工作,花了不少时间,以为会获得理想的图片,但是印刷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实在非常可惜。 其中原因,是设计师依赖屏幕效果,据以判断印刷色彩。几乎所有的屏幕,都有本身的偏色,只是程度多少的问题。用不同的屏幕看同一幅照片,其效果往往大异其趣。而且屏幕是一种光源,看久了,人眼会产生自然调节作用,适应了屏幕的偏色,色彩判断便会失去了客观性,导致修色的效果不一致。因此,屏幕不是一个判断印刷色彩的理想工具。 掌握专业的修色技巧,首要是明白印 油 墨 网 点 组 合 中 性 灰 密 度 青 洋 红 / 黄 0.20 4% 2% 0.30 10% 6% 0.43 20% 13% 0.60 30% 21% 0.78 40% 29% 0.98 50% 37% 1.25 60% 46% 1.58 70% 57% 2.10 80% 71% 2.68 90% 82% 2.80 95% 87% 刷原理,认识色彩的网点组合,同时懂得阅读图片的网点数据。这样,才不致被屏幕所惑,即使换了另一个屏幕工作,也同样得出一致和理想的修色效果。
修色图片,之前首先要做出正确的色彩判断,判断的基础则是印刷的灰平衡关系。在屏幕上看来属於中性灰色的部份,如果印刷出来不是灰色,就表示这是一幅偏了色的图片。怎样在图片未印刷前预知结果,预知将会偏甚麽颜色,就是设计师需要好好掌握的知识。这种知识,没有什麽神秘,只要明白原理,加上练习,自能驾轻就熟。 理论上,等量的CMY(青、洋红、黄)油墨可混合产生中性灰色。(即是说50C+50M+50Y可产生50%的灰色)。但是现实世界的油墨受限於工业的生产条件,CMY的显色能力并不相同,其中,洋红的显色力最强,青的显色力最弱,因此,等量CMY油墨是不会产生中性灰色的(会是偏红的灰),要得到中性灰色,必须增加青(C)油墨份量的比重,这就是印刷灰平衡(GreyBalance)的基本原理。 例如要产生50%的中性灰,青的份量要比洋红多13%,而洋红及黄色油墨的份量约可以相等,若然要产生30%的中性灰,则要求青比洋红多9%。不同程度的中性灰,洋红和青的混合比例也会不同。在浅灰的部份,尤其要小心,因为人眼对浅色的偏色最为敏感。
不同情况下青、洋红的比例可参考附表,留意这里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实际上不同牌子油墨,可以令网点比例有2%至5%的出入。最好与你的印刷厂商量,由他们提供不同比例的青、洋红混合中性灰给你做参考,这样做判断时会更为准确。
有了中性灰的网点数据,等於有了一把参考色尺,判断图像偏色便很方便了。只要找出图像中属於中性灰的部份,在photoshop内用检色工具显示其网点比例,如果得出的读数与标准付合,则可断定该图没有偏色,否则便要根据超出或低过标准的部份,给图像作出修正。
资料来源:印艺188期/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