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市场机制下,一般竞争性产业的市场繁荣与疲软,主要决定于市场对其产品需求的增减和对其与实际生产量之间的盈差平衡,供大于求则市场疲软,价格趋跌,如供不应求,则市场繁荣,价格趋涨,纸浆及纸张用户及经营者,在市价趋涨时,超量购进储备,市价趋落时,则压缩库存的投机心理与行为,则可能进一步加重这种供销不平衡情况下价格涨跌的幅度。
由于纸是文化宣传、日用生活及商品包装等方面必不可少的产品,其社会需求量是不断随着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稳定增长的。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以我国为例,从1990年至1999年之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GDP的年均递增率超过8%,使国内纸的消费年均递增率也达到了10.8%。由于国内的纤维原料供应与原有生产技术基础较低,产量及质量均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大幅增加纸及纸板、加工纸和商品纸浆及废纸的进口量,1999年这类产品与原料进口总量高达1250万吨。国内纸业市场与国际纸业市场已基本融为一体。分析国内纸业市场变化动态,不能不全面分析国际浆纸的需求与生产供应能力的整体形势,以进行较深入理解。
从国际上纸的总需求看,由于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近期美、日、亚、欧各主要浆纸生产与消费大国的GDP增幅下降,对纸张的需求增幅也明显降低。从世界现有浆纸生产能力看,则属相对过剩。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是当前纸业市场低迷的基本原因。为便于具体分析,笔者根据PPI杂志90年代几个年度的有关统计数据,归纳整理如下表:
利用率%造纸生产能力
利用率%吨纸耗用原生浆料
(千克)原生浆产销比
(%)纸的产销比
(%)199087.389.7674100.2100.7199485.990.8639101.8100.2199882.386.0583100.2100.8
1、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根据年实际产量除以年生产能力计算的。
2、吨纸耗用原浆量是按当年原浆生产量除以纸的生产量计算的。
3、浆纸的产销率是按当年的总产量除以总表现消费量计算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体上90年代世界造纸工业制浆造纸生产能力的增长,高于消费需求的增长,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一般均低于90%,特别在制浆方面,由于废纸利用率不断提高,填料涂料与化学助剂的不断增加,1998年吨纸耗原浆量已低至82.3千克,于是社会整体库存量逐年增加。这说明造纸工业的现有生产能力与各年实际产量均大于市场需求,看来如果世界造纸工业不根据市场需求重视限制新增能力,并采取适度的压产措施,浆市低迷的情况较难扭转。但目前商品木浆的价格已接近平均生产成本,部分高成本的制浆企业势将被迫停产减产,因而浆价再跌的空间较小。
在纸及纸板方面,由于世界整体经济增长减缓,需求相对减弱,加上浆价较低,价格上调也较困难。虽然国际上产能大于供,但我国目前浆纸生产能力仍然低于市场需要的,稳步增加生产能力还是必要的。但考虑到世界整体浆纸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新增生产能力必需对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慎重研究,使之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并宜首先对现有骨干企业加速技术改造与适当扩建,以提高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当前国家支持国内造纸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利于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坚决淘汰缺乏竞争力的落后生产力,以适应当前形势。在制浆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集中办大化学浆厂的纤维原料,缺乏自力解决大型现代化制浆技术装备的优势,目前除少数条件较好的造纸厂可考虑新建规模效应不太显著的化机浆生产线外,对新建大型化学商品浆厂的筹建必需特别慎重,应尽量避免出于减少进口浆的强烈愿望而不计利弊,仓促上马。为了避免进口浆完全受国外操纵,拟可考虑在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下,联合各大用浆企业适当集中进口纸浆基金,组成较大纸浆营销集团,在国际纸浆价低时购进储备,在国际浆价过分上涨时,投入国内市场,以资平抑,这可能是当前较为可取的应对策略。(中国造纸学会顾问 余贻骥)